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ADS124S06:手动交流激励:基准引脚极性

Guru**** 21930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ADS124S06, ADS1235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data-converters-group/data-converters/f/data-converters-forum/1281339/ads124s06-manual-ac-excitation-reference-pins-polarity

器件型号:ADS124S06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ADS1235

您好!

我将在惠斯通电桥应用中使用 ADS124S06、并且考虑到该 ADC 没有集成控制逻辑、我将使用手动交流激励。

我附上了一张简化示意图-我的基本问题是、在交流激励序列期间、REFP/N 引脚是否可以体验交替极性。

例如、

  • 当 M1和 M4打开时:
    • REFP0 = 3V (选择的基准)
    • REFN0 = 0V (所选基准)
    • REFP1 = 0V
    • REFN1 = 3V
    • 在这种情况下、REFP1 - REFN1 =负3V。  尽管这不是通过 SPI 命令选择的基准。
  • 当 M3和 M2打开时:
    • REFP0 = 0V
    • REFN0 = 3V
    • REFP1 = 3V (所选基准)
    • REFN1 = 0V (所选基准)
    • 在这种情况下、REFP0 - REFN0 =负3V。  尽管这不是通过 SPI 命令选择的基准。

那么、实质上的问题是、REFP/NX 是否可以在交流激励阶段临时维持负3V 电压?  TI 示例应用手册 TIDUBL0A 似乎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但我想验证-特别是对于 ADS124S06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ka88:

    这可以在硬件和固件中通过某种程度的努力来实现。  对于交流激励、经常未能达到的要求是为模拟输入稳定提供足够延迟。  此外、与单激励模式相比、交流激励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优势。  您是否看过 《电桥测量基本指南》?  这是一个有用的资源。

    当未选择时、基准输入实际上并不具有负(相对于 AVSS)输入电压并且处于输入的允许输入范围之内。

    您是否看过在器件中内置了交流激励控制的 ADS1235?

    此致、

    鲍勃 B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Bob 您好!

    理解了固定延迟、因此我们可以表征稳定时间并将其输入到 ADS124S06寄存器设置中。  ADS1235不适合应用、因为我们是单节电池供电的-因此5V AVDD 和 ADC 的高电流消耗并不理想。

    好的一点是、当基准输入不是通过多路复用器进行选择时(我猜即使是在选择时)、它们不具有相对于 AVSS 的负偏置。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不确定这些基准输入上的内部 I/O 结构-例如、它们在焊垫上有一个有可能导通或者导致损坏的 ESD 结构。

    但在该应用中、REFPx 或 REFNx 看起来是3V 还是0V 都不会导致任何损坏-无论内部基准多路复用器设置如何、对吗?  我想我之前查看了数据表中的表7.3、但这种条件会违反规范-但我认为重点是测量不会正确(显然)、但至少不会因为满足绝对最大值条件而发生损坏。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ka88:

    第7.3节表中的数据显示了正常运行的限制。  因此、如果 REFN 输入的电压值大于 REFP、则在选择和使用该参考输入时、就超出了正确运行的规范。  并且您对绝对最大额定值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必须符合。  在您的应用中、该用例不违反这些规格。

    但有一个复杂的部分、即所有这些开关并不是"免费的"、因为必须考虑到会有很长的模拟稳定时间。  此外、当改变基准选择时、将会有一个交叉区域、此区域内的基准将变成无效。  在这里、我建议在外部基准在激励方向变化之间趋稳时暂时切换到内部基准。

    这个过程变得非常复杂和缓慢。  我不清楚您一开始为什么要使用交流激励。  我强烈建议您尝试查看是否可以在不使用它的情况下通过。  如果存在温漂问题、最好改用全局斩波模式。

    此致、

    鲍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