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节镍氢电池在0.5C 时充电(TM1高电平、M2悬空)。 在 C/8上充电以保持时间(546秒)、然后进行 C/2充电、充电结束时电荷变为零、直到电池冷却至 Thtf (40°C)。 然后、它在 C/8上完成正确周期(0.235∗154分钟、~36分钟)的加注充电并在复位前保持在涓流模式。
我的问题涉及快速充电和加满之间的差距。 虽然这肯定是一种合理的行为、但文本或状态图中似乎没有记录这种行为。 我是否缺少某些东西、或者我的实施中是否存在缺陷?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20节镍氢电池在0.5C 时充电(TM1高电平、M2悬空)。 在 C/8上充电以保持时间(546秒)、然后进行 C/2充电、充电结束时电荷变为零、直到电池冷却至 Thtf (40°C)。 然后、它在 C/8上完成正确周期(0.235∗154分钟、~36分钟)的加注充电并在复位前保持在涓流模式。
我的问题涉及快速充电和加满之间的差距。 虽然这肯定是一种合理的行为、但文本或状态图中似乎没有记录这种行为。 我是否缺少某些东西、或者我的实施中是否存在缺陷?
您好、Alejandro、
我们的 Thtf 设置为38.4°C (Vhtf = 1.33V)、而 TTCO 设置为55.8°C (VTCO = 2.0V)。 端接时、电压永远不会降至1.19V (t = 44.5°C)以下。 快速充电由温升速率或 Vtpd 终止(它们非常接近)。 当观察到的电压上升至1.32V 时、加注开始。 模式之间的转换似乎是在 Vhtf < VT < Vltf 范围内进行预测的。 您能否验证或反驳这一点?
布德
Alejandro
第4页讨论了充电周期开始时的充电等待状态。 第8页的状态图仅显示充电挂起作为从"充电完成和脉冲-涓流充电"状态的转换条件。 除了关于 LED 输出的第7页的表2之外、手册中没有提到任何其他正在等待充电的内容。
我们同意实际操作。 我仍然坚持认为,手册中没有记录这种行动。 预期是充电应在启动后继续;所记录的温度仅是进入快速充电状态的条件、之后只有 VTCO 是退出标准。
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