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 设计支持
E2E™ 设计支持
  • 用户
  • 站点
  • 搜索
  • 用户
  • E2E™ 中文设计支持 >
  • 论坛
    • 放大器
    • API 解答
    • 音频
    • 时钟和计时
    • 数据转换器
    • DLP® 产品
    • 接口
    • 隔离
    • 逻辑
    • 微控制器
    • 电机驱动器
    • 处理器
    • 电源管理
    • 射频与微波
    • 传感器
    • 站点支持
    • 开关与多路复用器
    • 工具
    • 无线连接
    • 参考译文
    • 存档组
    • 存档论坛
  • 技术文章
    • 模拟
    • 汽车
    • DLP® 技术
    • 嵌入式处理
    • 工业
    • 电源管理
  • TI 培训
  • 快速入门
  • English
  • 更多
  • 取消


搜索提示
找到 45 个结果 查看 问题 帖子 排序依据
  • 回复: 【社区征文】- “TI电源和我的设计之路” 分享人人都有礼

    Heng Jia
    Heng Jia
    使用TPS54160设计高可靠性直流5V稳压电源 各位电子行业同仁,大家好,直流5V电源对于电路板设计人员来说,并不陌生,最早期从模拟电子技术的L7805设计直流5V电源来说,这样的电路已经非常常见了,但面对外部输入电压波动较大,负载变化较大时,输出电压仍然满足稳定输出DC5V电压和1A,而且电源长期存在于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要设计出这样一个高可靠性的电源,利用L7805显然不够,这里就需要使用开关稳压电源。这里就把我做高可靠性稳压电源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介绍给大家。 刚开始的时候使用LM2575…
    • TPS54160设计高可靠性直流5V稳压电源.doc
    • 13 年多前
    • 电源管理
    • 电源管理论坛
  • 【原创】+DCDC转换器LM2596使用经验分享

    mmuuss586
    mmuuss586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2596 , LM2576 , LM2575 LM2596系列是 TI公司 生产的3A 电流 输出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 芯片 ,它内含固定频率振荡器(150KHZ)和基准稳压器(1.23v),并具有完善的 保护电路 、电 流限制、热关断电路等。利用该器件只需极少的外围器件便可构成高效稳压电路。提供的有:3.3V、5V、12V及可调(ADJ)等多个电压档次产品。就以下几方面 内容作简单介绍: ◆LM2596技术特点 ◆LM2596相类似器件 ◆LM2…
    • DCDC转换器LM2596的个人使用经验.pdf
    • 11 年多前
    • 电源管理
    • 电源管理论坛
  • RE: 【Simple Switcher 25周年】讲讲您和易电源的故事,还有免费样片快速申请!

    bo zhou
    bo zhou
    使用易电源三年,2008年在simple switcher迎来自己的第五代稳压器产品的同时,开始有了“易电源”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易用,具有高精度使能和可调电流限制等新特性。从第一代LM2575到第五代LM22676,“易电源”纵横稳压器江湖二十余年,性能强大,简单易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纳米电源模块和纳米稳压器的闪亮登场,使得电源模块的体积越来越小。
    • 11 年多前
    • 电源管理
    • 电源管理论坛
  • Answered
  • [参考译文] LM2575HV:LM2575HV 低温问题

    admin
    admin
    已解决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670046/lm2575hv-lm2575hv-low-temperature-issue 器件型号: LM2575HV 你(们)好 我们在低温下面临一个问题 通道2 -电感电流。 通道3 -…
    • 已回答
    • 7 年多前
    • 电源管理(参考译文帖)
    • 电源管理(参考译文帖)(Read Only)
  • 回复: LM3S5P31静电测试重启问题

    ANDY good
    ANDY good
    关于5P31静电测试问题,关于电路图部分,已经在附件里面,请查收!您提出的疑问,我在这里依次答复: 1,空气放电8KV和接触4KV放电是针对机器的外壳,如显示面板(LCD)的缝隙,外部接口DB9锁紧螺丝上面等;金属外壳与CPU的地平面有一个10UH的小电感,尝试过直接使用0欧姆电阻,但是效果都是差不多. 2,电源是220V通过线形降压变压器降到AC8.5V,通过全桥整流滤波后(滤波电容为1000UF电解电容加一个0.1UF的独石电容),采用了MT8012进行DC/DC转换成DC5V,这个5V电源是MCU外围电路用到…
    • 13 年多前
    • 存档论坛
    • 基于 Stellaris®︎ ARM®︎ Cortex™︎-M3 的 MCU (Read-Only)
<

未找到您搜索的内容?发布一个新问题吧。

  • 发布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