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更改爬电距离的信息

Guru**** 23824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UCC5390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interface-group/interface/f/interface-forum/762951/changing-of-creepage-distance-about-ucc5390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UCC5390

我们有关于 UCC5390的问题。

在数据表第3页中、"从修订版本 E (2018年10月)更改为修订版本 F "、

  

    将绝缘规格和整个数据表中的爬电距离和间隙从9mm 更改为8.5mm

请告诉我们将 爬电距离和间隙从9mm 更改为8.5mm 对客户的影响。

我们的客户需要注意哪些电路板和应用?

请告诉我们您的问题。

此致、

西泽高郎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Nishizawa-San、您好!

    IC 物理尺寸、CTI 和绝缘规格(在爬电距离和间隙之外)没有变化。 给定工作电压下需要最小爬电距离、具体取决于系统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程度。 UCC5390DWV 工作电压在1500Vrms 下保持不变。

    这只会影响要求内部爬电距离和间隙大于9毫米的客户。

    如果您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请按绿色的已解决按钮。

    此致、
    Mate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的回答!

    IC 物理尺寸、CTI 和绝缘规格(在爬电距离和间隙之外)没有变化。
    ⇒为什么要将爬电距离从9mm 更改为8.5mm?

    我们希望早日得到答案。

    此致、


    西泽高郎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Nishizawa-San、您好!  

    宽体爬电距离和间隙的原始规格未正确指定。  

    在原始 DWV 数据表版本上、其爬电距离和间隙应大于8.5mm。  

    此致、
    Mate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的回答!


    DWV 封装的尺寸和形式没有变化。
    您在不更改封装尺寸和形状的情况下将 DWV 的爬电距离和间隙从9.0mm 更正为8.0mm。

    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此致、


    西泽高郎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Nishizawa-San、您好!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 您的帖子中有一个轻微的拼写错误。 我在 不改变封装尺寸和形状的情况下将 DWV 的爬电距离和间隙从9mm 更正为8.5mm。  

    此致、
    Mate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Nishizawa-San、您好!

    作为此主题的后续行动、您能否描述您客户的应用?

    UCC5390在其电路板上会遇到什么电压?

    此致、
    Mat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