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CC1120:同步串行模式 BER/ PER 测试

Guru**** 2393725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CC1120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wireless-connectivity/sub-1-ghz-group/sub-1-ghz/f/sub-1-ghz-forum/984852/cc1120-synchronous-serial-mode-ber-per-test

器件型号:CC1120

您好!

在 CC1120上执行位/数据包错误率测试的问题。 当 CC1120在我们的产品上使用同步串行 Rx 模式时、我们正在尝试执行 BER 测试。 我们需要评估 CC1120在我们的产品上时是否存在任何灵敏度下降。

虽然我们能够成功检索数据包、但在数据包传输之间也会收到垃圾数据。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数据包且只有噪声传入、CC1120也会继续输出数据。 我本来希望 CC1120知道数据包的末尾是什么时候、并在此时停止输出数据。

我的问题是:

  • 在同步串行模式下运行时、我们是否应该在数据包传输之间接收垃圾数据?
    • 如果是、这里的想法是使用诸如 PKT_SYNC_RxTx 之类的信号来"询问"数据(或作为数据有效信号)、以提醒软件这是有效数据包吗?

  • 同步串行模式是否是实现 BER 测试的最佳模式?
  • 除了在 GPIO 引脚上输出数据外、同步串行模式是否与 FIFO 模式相同?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建议使用 FIFO 模式(发送/接收数据包)、并根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t_error_rate 中给出的公式计算 BER

    [引用 userid="480174" URL"~/support/wireless-connectivity/sub-1-ghz/f/sub-1-ghz-forum/984852/cc1120-synchronous-serial-mode-ber-per-test ]是与 FIFO 模式相同的同步串行模式、但数据是在 GPIO 引脚上输出的这一事实除外

    是的。 但是、GPIO 的切换可能会导致灵敏度损失。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谢谢之三.

    同步串行模式是否也会对数据执行去白化和纠错?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之三、通过 SPI 读取 FIFO 缓冲区是否也会导致灵敏度下降?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不可以、因为您通常在数据包被接收后通过 SPI 读取数据包。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 ter、

    还想知道同步串行模式是否也对数据执行去白化和纠错?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是的、我认为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您将什么定义为纠错?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只是指在检测到错误时应该丢弃的标准 CRC 数据包。

     PKT_SYNC_RxTx 信号是否应在同步串行 Rx 模式下工作? 该信号似乎未如数据表中所述有效。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必须验证这一点、但目前我没有逻辑分析仪、这意味着我必须在下周查看它。  

    但是:您是否使用 SYNC。 串行模式、还是仅用于性能测试? 如果是后者、那么当 FIFO 模式提供更好的性能时、为什么要使用此模式?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的目标是对我们的产品进行 BER/灵敏度测试。 我们在应用中使用 FIFO 模式。

    最初、由于 CC1120用户指南中的5.1.2.1措辞、我印象中 FIFO 模式和同步串行模式性能相似。 它说:  

    "同步串行模式使用 WaveMatch 检测器、这意味着性能与 FIFO 模式下的性能相似"

    当然、您澄清了 GPIO 切换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要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不使用 FIFO 模式":也许您是对的、这是我们应该在开始时采用的解决方案。

    最初、当我们启动时、我们具有良好外部连接(在我们的板上)的唯一引脚是 GPIO 引脚、 因此、考虑到同步串行模式使用 GPIO 引脚输出数据并且性能与 FIFO 类似、使用同步串行模式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还担心 、由于 FIFO 缓冲区只存储有效负载、而不存储前导码或同步字、因此如果 我能够读取芯片恢复的前导码和同步字、我可能会获得更准确的(比数据包错误率估算值更准确) BER 数字。  这就是为什么我还询问同步模式下的数据包是否由于 CRC 过滤而被丢弃的原因。  

    请告诉我您的想法。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 PER/ BER 测试不需要前导码和 SYNC、也不相关。 接收到的前导码和同步字不由芯片存储。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使用 FIFO,则每次测试都应使用该 FIFO,以确保在两种情况下都使用相同的设置进行测试。 在两种情况下使用相同的有效载荷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