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模拟多路复用器 CD74HC4051QPWRQ1有疑问。
从更改地址到 COM OUT 状态改变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只是考虑从更改 ADDRSS 到监视 COM 输出的等待时间。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我对模拟多路复用器 CD74HC4051QPWRQ1有疑问。
从更改地址到 COM OUT 状态改变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只是考虑从更改 ADDRSS 到监视 COM 输出的等待时间。
尊敬的 Adam:
数据表显示了给定负载电容器和电阻器的 Ten 和 Tdis。 对于 CD74HC4051-Q1数据表、这些值是1k 电阻器以及15pF 和50pF 电容器。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改变负载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示例:
如果我们有一个具有电阻和电容串联连接的给定设置、我们可以计算时间常数(Tau) τ。 其中 τ= RC。 我们的第一个图显示了一个给定的电阻器(5.6K)和一个1nF 电容器。 输入电压 VG1是从0到10V 的阶跃响应、延迟响应为10ns。
我们可以计算 τ=(5.6K)*(1nF)= 5.6nS。 这在输出响应中显示、其中 τ=最终值(6.32V)的63.2%
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常数等于5.6nS (15ns - 10ns 启动延迟)。
如果我们将容性负载增加20倍、 那么我们应该预计 μ τ 将增加20倍。
τ=(5.6K)*(20nF)= 112nS。
从给定的波形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常数的行为符合预期。
还要记住、我们的时间常数与输入电压无关。 对于给定的 R 和 C 值、时间常数 τ 将保持不变、即使输入电压从10V 变为100V 也是如此。
此外、如果我们将负载电阻器与负载电容器相加、我们可以预测结果。 假设我们的电容器是负载、负载电阻器可用于计算 vinins 等效电阻(Rth)。 要更新此主题 、请访问说明。 该等效电阻可与负载电容一起使用、以再次计算 Δ τ=(Rth)*(C)。
例如、我们将使用一个等于串联电阻的负载电阻器、这样、我们的 Vinins 等效电阻是两个值相等的并联电阻器。
我们可以在 C = 20nF 的情况下获取 Rth = 2.8K。 我们可以计算 τ=(2.8K)*(20nF)= 56uS。
τ、Δ t 值与我们计算的值相同(66uS -10us 启动延迟= 56uS)。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负载电阻会使用串联电阻创建分压器。 在我们的情况下、两个电阻器相等、因此我们的输出电压稳态值将是输入电压的一半(10V * 0.5 =5V)。
总结:
1) 1)如果我们将负载电容器增加一个系数 X。 如果电阻保持不变、我们可以假设时间常数 τ 增加一个系数 X。 τ= R*C
2) 2)更大的负载电阻器将导致更大的输出电压、可通过电阻分压器进行计算。 VOUT =Vin *(Rload)/((Rload+R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