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1. 上图这个跨导放大器增益怎么算的(恒流源+电容模拟光电二极管的)?用C1//R1+R2这样的公式怎么也算不出来后面的增益怎么提升上去的(比如8.51M,增益100.66db,如果没加R2,C2,带宽只有5M多(最后一个图),另外这个相位会不会引起振荡,相位过0什么意思,后面-90多度又是什么意思?
2. R2,C2的加入好像可以拓展带宽,请问,这两个元器件的参数怎么算的?
2. 当信号频率增大之后,电容c3会不会分流电流,VF2是什么原因在这个位置上冲,之后回落。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图片看不到,高频时信增益将会受到输入电容,以及分布电容的影响。电容,在高频时的阻抗会变小,造成增益网络的变化,增益会发生变化。
1. VF2那里有个零点很正常啊。低频的时候,从电流源往外看,看到的就是100k的电阻,因为低频时运放输入电容和C1可以认为是很大。随着频率的升高,电流源看到的是两个阻抗的并联,第一个阻抗是Ccom+Cdiff,第二个阻抗是C1||R1,Ccom是运放的开环共模输入电容,Cdiff是运放的开环差模输入电容。这两个阻抗的等效并联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从而从电流源往外看,看到的阻抗是变小的,也就是说VF2相对于电流源来说越来越像一个交流地,类似于一个零点的效应,所以VF2的曲线会上翘。从手册上看,Ccom+Cdiff=3.5pF,在大约190K的地方是240KOhm,和R1并联,等效阻抗大约就是在70K,正好比DC时的100K下降了3个dB,所以你可以在190K左右的地方,发现相频曲线比直流时上升了45°,说明这个点就是零点。
2. 仿真工具会把电流源的驱动能力认为是无穷大,在那里并一个C3,应该是不起效果的。从上面的分析来看,C3确实没影响VF2的频率曲线。可能你要想其他的办法来建模源电容。
3. 跨阻可以通过Vout/Iin算出来啊。你的电路里都已经体现出来了,怎么还不会算?你把输入电流源当成Iin,把VF1当成Vout,计算从Iin到Vout的传输函数,这个传输函数就是跨阻啊。
4. 实在不懂为什么R2放在那个地方,从原来的经验看,要是想在输出端隔离高容性负载,R2的位置应该是反馈点和VF1之间,为什么要把R2放在反馈点和运放输出之间?
突然发现你的标题写错了,不是跨导放大器,你的电路是把电流转电压,是跨阻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