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用一款运放搭建单位增益运算放大电路的时候,经常遇到下面的问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什么?
输入信号:
这是正弦信号是比较理想的,波形不存在问题。
输出信号(下面的三幅图片为依次放大后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输出信号的波形中,存在细小的波纹。
那么,这种现实是如何出现的呢?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当选用一款运放搭建单位增益运算放大电路的时候,经常遇到下面的问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什么?
输入信号:
这是正弦信号是比较理想的,波形不存在问题。
输出信号(下面的三幅图片为依次放大后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输出信号的波形中,存在细小的波纹。
那么,这种现实是如何出现的呢?
三种波形分别来自什么条件下的输出?还是采用三款运放做单位增益?请详细描述下您的应用。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因为通常添加电阻这种方式,是用来抑制失调电流的。可是反过来说,如果是失调电流的话,不应该是直流指标上的误差吗?为什么会引起示波器所示的高频噪声呢?
你好,
由于运放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都存在寄生电容,加上运放内部的主极点,会导致反馈通路出现180度相位延时,导致震荡;而反馈通道串联电阻,会与寄生电容形成RC的低通滤波,减小相位滞后,增加了相位裕度。建议还可以在运放输出脚串接一个小电阻。
那,我用示波器测得的带有波纹的信号,是不是就是教科书中提到的“震荡现象”呢?
你好,
首先输入信号或供电电源本身是有这个频率的噪声信号存在的,在这个频率段没有被滤除掉,而是被放大了。震荡发生在当增益大于等于1时相位滞后180度。
读了各位工程师的答复后,对于放大器稳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我问题的本质就是想知道:①如果一款放大器在手册中被描述为“不具备单位增益稳定”,那么实际上如果我选择适当的小的信号频率,只要满足相位稳定等条件,也是可以实现单位增益的吧?因为我理解的“单位增益稳定”带宽指的是在那个带宽频率处一定是不稳定的,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频率点都不稳定。如果我理解的有误,还望指出。②在运算放大电路中,对于“振荡”这个概念,一直只是知道,没有与实际的示波器测量现象联系起来,我想知道一般比如正弦振荡的话,我会看到的波形大概是啥样子?
你好,
①如果一款放大器在手册中被描述为“不具备单位增益稳定”,那么实��上如果我选择适当的小的信号频率,只要满足相位稳定等条件,也是可以实现单位增益的吧?因为我理解的“单位增益稳定”带宽指的是在那个带宽频率处一定是不稳定的,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频率点都不稳定。如果我理解的有误,还望指出。
完全理想情况是可以的。现实是不行的。因为现实条件下,不可能保证系统无扰动无干扰,信号单一频率和电源完全无纹波无噪声,一旦噪声出现在不稳定频段,就会振荡放大。
②在运算放大电路中,对于“振荡”这个概念,一直只是知道,没有与实际的示波器测量现象联系起来,我想知道一般比如正弦振荡的话,我会看到的波形大概是啥样子?
所谓的震荡就是输出的信号与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波形正向增大,而增益是大于1的,信号到输出端继续被放大,依次下去。波形上即是振荡频率与有用信号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