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原创】+不可或缺的差动放大器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INA133

       在单片IC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竭尽所能地对内部组件进行精确的匹配。例如,精确匹配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晶体管,旨在获得低失调电压。如果我们必须使用属于我们自己的离散晶体管运算放大器,则我们会得到  30mV  甚至更高的失调电压。精确匹配组件的这种能力包括片上电阻器的使用。  集成差动放大器利用高精度片上电阻器匹配和激光修整。这些集成器所拥有的卓越的共模抑制性能,有赖于精心设计集成电路

的精确匹配和温度追踪能力。

图1

       图  1  显示了如 INA13 3   等差动放大器的常用方法,其对一个低电阻分流器的电压进行测量,从而监测负载的电流。要想抑制  10V  共模电压 Vs,两个输入端增益必须完全相等并且极性相反。图  1  中,我假设为一个理想的运算放大器,但输入电阻相互偏差  ±3Ω,并且其25kΩ  额定值中存在  ±0.012%  不匹配。这种非常小的电阻误差,会产生  1.2mV  的 10V 共模电压误差。由于分流器电阻的电压为零,10V 共模电压引起的偏移为 1.2mV。在大多数应用中,这是可以接受的,也即常用  50mV  满量程分流器电压  2.4%  偏移误差。但是,如果使用常见 1% 或者甚至0.1% 电阻器的差动放大器,则需要仔细检查误差:

 

图2

       如图 2所示,该表格假设四个电阻器中的两个方向相反,并达到其最大容限,这是对潜在误差的合理估计。如果所有四个电阻器的偏差都达到极限,则这些误差翻倍,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本例还表明了保持低电源阻抗以及匹配这些差动放大器的重要性。错配电源阻抗带来的额外 ±3Ω,可能会产生不可接受的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INA13 3 的内部电阻器并未精确至绝对值。25kΩ 值的精确度仅大约为 ±15%。在获得电阻器输入端大小相同(极性相反)增益的过程中,R1/R2 和 R3/R4 两个比率至关重要。内部差动放大器起到大多数仪表放大器输出级的作用,其存在相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