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 设计支持
搜索
用户
站点
搜索
用户
E2E™ 中文设计支持 >
论坛
放大器
API 解答
音频
时钟和计时
数据转换器
DLP® 产品
接口
隔离
逻辑
微控制器
电机驱动器
处理器
电源管理
射频与微波
传感器
站点支持
开关与多路复用器
工具
无线连接
参考译文
存档组
存档论坛
技术文章
模拟
汽车
DLP® 技术
嵌入式处理
工业
电源管理
TI 培训
快速入门
English
更多
取消
存档论坛
其它模拟产品 (Read-Only)
论坛
提及
子组
标记
更多
Cancel
提出相关问题
什么是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是指与本问题有关联性的问题,”相关问题“ 被创建后,会自动链接到当前的原始问题。
提出新问题
提出新问题
Cancel
状态
TI Thinks Resolved
回复
8 回复
答案
2 答案
订户
10 订户
视图
2602 视图
用户
0 会员在此处
DRV8818
选项
标记
更多
取消
选项
共享
更多
取消
相关
关于DRV8818的Toff的时间问题
weilin wang
Prodigy
81
points
R=10K,C=102,根据公式Toff=10us;
但是此时示波器得出的波形Toff的时间大于10us,会到11.7us。
这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7 年多前
0
answer
7 年多前
TI__Mastermind
27115
points
您好,一般R和C都是有精度范围的,R可能不一定是精确的10K,可以测量实际的R和C再计算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weilin wang
7 年多前
回复
answer
Prodigy
81
points
嗯,确实是有精度范围的,但是造成这个波形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是T(fd)的时间占整体的T(off)的比例太小?所以衰减到0.2Vcc的时间需要比设定的长?
不然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时间要是10us,怎么会是11.7us?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weilin wang
7 年多前
回复
answer
Prodigy
81
points
%5的误差,就算有也应该是ns级别的吧?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weilin wang
7 年多前
回复
answer
Prodigy
81
points
精度误差的偏差不会有这么大的,us的单位,误差也该在ns级别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Alvin Zheng
7 年多前
回复
weilin wang
TI__Genius
13080
points
Fixed Off Time与Fast Decay时间比例无关。这个误差来自R,C本身的误差。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weilin wang
7 年多前
回复
Alvin Zheng
Prodigy
81
points
那我还想请问一个问题:
那是不是意味着T(OFF)的时间并不等于DECAY的时间(或者说是Toff时间≈Tfd+Tslow),因为手册上给的图示Toff和整个decay过程是重合的。我整段测出的时间是11.7us(忘记说,此时的Vdecay=Vcc/2),此时的Tfd=1.8us,有且器件的精度是±5%,即使是误差也应该是50ns的取值的?或者更大一些?
还有您说的Fixed Off Time就是Toff吧?
且如果我调节Decay快慢衰减的比例对于芯片发热是否能有改善?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Alvin Zheng
7 年多前
回复
weilin wang
TI__Genius
13080
points
首先Toff时间是固定的,由R,C确定,也就是Tdecay时间。在设定为Mixed Decay模式后,其中的Fast Decay占的时间是Tfd由规格书里面的公式确定。Tslow=Toff-Tfd,Tslow是由Toff和Tfd确定的。另外Mixed Decay只在电流Step Down下降沿应用,上升沿都为Slow Decay。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
0
weilin wang
7 年多前
回复
Alvin Zheng
Prodigy
81
points
恩恩,关于Slow的解释确实是这样的。
那我的后一个问题,关于Decay快慢衰减比例对于芯片发热问题有没有影响呢?
取消
向上
0
True
向下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