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1299: 使用ADS1299采集信号出现异常的信号跳变,存在于所有通道

Part Number: ADS1299


使用ADS1299中一个通道采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正弦波信号,其余通道浮空。下面是数据转换结果,其中存在一个7s左右的数据跳变,并且规律出现,请问造成这个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其余通道应为浮空的原因会逐渐接近饱和,基线上抬,其中信号发生器的正极接normal电极,负极接REF电极,Biasout输出悬空?image.png

  • 您好,

    已经收到了您的案例,调查需要些时间,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 7秒的跳变是典型的电荷积累-释放,通过正确的偏置电路配置应该可以消除。

    Biasout引脚不能悬空,

    所有未使用的模拟输入通道应该正确处理,短路或接固定电位

    建议参考官方开发板的电路设计:

    ADS1299EEGFE-PDK 

  • 您好!上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我们发现是由于无线丢包导致的阶梯状抬升。但你提到的bias配置引起我们注意,我们后面详细研究了两种Biasout配置,我这里采用了两种输出方法,但是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请你帮助评估下哪种配置方式是正确的。

    寄存器配置为BIASSENSE正负都配置为0x06即使能2,3通道共模反馈到bias buffer。连中硬件连接如下所示:

    其中配置1类似于OPENBCI的配置,即将BIASOUT输出进过系统滤波作为BIAS Electrode,而配置2则是参考ADS1299-kit,即bias electrode直接连接biasout 经过一个系统网络后反馈回biasinv。两种采集采用同样的电极配置和导联。4个normal电极贴在额头,bias贴在右侧乳突,ref贴在左侧乳突(启用SRB1)的结果如下所示

    配置1:

    配置2:

    其中配置1看起来bias控制共模效果更好,共模电压约为0.5mV,配置2的共模电压约为50mV。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配置1的EEG峰峰值可以在50-100uV

    ,而配置2的脑电峰峰值只能达到5-10uV。具体对照频谱来看,两种配置的高频功率谱都在-140dB左右,但是在低频区间内配置1约为-130dB,配置2约为-110dB,不难发现配置1的低频被大量衰减或抑制了,但是相对看起了配置1的EEG信号高频成分更加丰富,更像是所谓的“EEG”。请问哪一种配置方式是更加合理的?还有一个问题配置1中的结果,实际上只有紫色通道连接到人体表面,红色和黄色都是浮空,这两个相邻通道都出现了与实际连接通道相似的波形,请问这个是通过参考引入的吗?

    我们后续想拿已知信号对这个进行测试,来评估哪种bias方式能够更好反映真实信号。我们测试计划如下 ,麻烦评估这样是否可行

    十分感谢!

  • 关于bias配置的具体问题,请再提一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