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TI 团队:
我们计划将 TLV1805用作振荡器(在 MHz 范围内)。 TLV 的数据表中不包含将 TLV 用作振荡器的设计过程。
数据表中指向振荡器设计的链接(工程师参考电路手册、标题为振荡器电路(SNOA990))"不再有效。 (https://www.ti.com/lit/pdf/SNOA990)
您能否向我提供将 TLV1805用作振荡器的设计过程?
此致、
Siddhesh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尊敬的 TI 团队:
我们计划将 TLV1805用作振荡器(在 MHz 范围内)。 TLV 的数据表中不包含将 TLV 用作振荡器的设计过程。
数据表中指向振荡器设计的链接(工程师参考电路手册、标题为振荡器电路(SNOA990))"不再有效。 (https://www.ti.com/lit/pdf/SNOA990)
您能否向我提供将 TLV1805用作振荡器的设计过程?
此致、
Siddhesh
您好 Siddhesh、
SNOA990似乎已从网络中拉出。 我将对此进行研究。
另一个振荡器应用手册是 SNOA998。 基本相同:
对于 TLV1805、MHz 范围可能会扩展-具体取决于电源电压和实际频率。 输出负载将对实际频率产生很大影响。 为什么选择 TLV1805?
使用简单逻辑门 RC 振荡器生成频率可能更好。 这可能更稳定、更易于控制。
您好 Siddhesh、
AppNote SNOA998似乎是为支持 SNOA990而发布的、但 TLV1805数据表是在做出该决定之前发布的、因此需要进行更正。
这两个附注基本上是相同的-相同的原理图和相同的公式、只是格式稍有不同。 因此、请使用 SNOA998。
如果您确实选择使用 TLV1805作为 MHz 振荡器、C 值开始变小、寄生效应和器件变化(包括负载)的影响开始导致频率变化。
如 Kai 和我都建议、对于较高的频率、建议使用单独的振荡器。
还要记住、TLV1805的理论切换频率约为1.5MHz、即使如此、输出也可能开始失真。
如果您驱动的是大容性负载(>1nF)、则可以开始进入功率耗散限制、在这些频率下快速对容性负载进行充电/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