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AMC0380D-Q1:AMC0381D-Q1

Guru**** 23824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AMC0381D-Q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amplifiers-group/amplifiers/f/amplifiers-forum/1466545/amc0380d-q1-amc0381d-q1

器件型号:AMC0380D-Q1
Thread 中讨论的其他器件:AMC0381D-Q1

工具与软件:

1. AMC0381D-Q1的布局指南中没有提及关于内层和底层放置和布线的任何内容。

我们将在6层电路板中使用此 IC、并且想了解在此 IC 下方的内层中布线 VDD1和 GND1平面的指南。 如果将此 IC 放置在顶层、底部是否有其他组件的放置限制?

2、 根据布局准则, HVIN 引脚与 VDD2引脚之间需要大于9.2 mm 的爬电距离。

这两个引脚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8.232mm。 如果在 PCB 上添加槽、则会增加 PCB 上的爬电距离、但 IC 本身的爬电距离低于9.2mm。  请指导如何满足该爬电距离要求。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Srushti:

    一般而言、最佳实践是避免在 IC 下方进行布线、但内层和底层的布局将取决于您的 PCB 结构和系统预期。 请与您的 PCB 制造商核实材料的介电强度、老化导致的损耗以及制造公差。  

    应该可以将另一个 IC 放置在 PCB 的另一侧、因为设计中不包含电感元件。  

    2.保持8mm 的爬电距离至关重要、与布局示例底部所示的 GND1和 DGND 之间的情况相同。 示例中所示的9.2mm 爬电距离是使用绘制的线所示的直角计算得出的。 不需要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