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数据表第7.1.1节输入时序、规定 t (IN_SLEW)最大值为1ns。 我想澄清这一点。
这是否意味着进入控制器的所有逻辑输入信号必须具有1ns 的上升/下降时间或更快的速度? 这看起来很快。 标准 LVC 逻辑通常具有4ns 的上升/下降时间。
或者、这个1nS 标准是否与7.1.1节中也显示的最小脉冲宽度一致? 如果是、则:
对于 I/O 引脚、特别是中断驱动引脚、需要 t (IN_SLEW)是多少?
此致、Charlie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大家好。
数据表第7.1.1节输入时序、规定 t (IN_SLEW)最大值为1ns。 我想澄清这一点。
这是否意味着进入控制器的所有逻辑输入信号必须具有1ns 的上升/下降时间或更快的速度? 这看起来很快。 标准 LVC 逻辑通常具有4ns 的上升/下降时间。
或者、这个1nS 标准是否与7.1.1节中也显示的最小脉冲宽度一致? 如果是、则:
对于 I/O 引脚、特别是中断驱动引脚、需要 t (IN_SLEW)是多少?
此致、Charlie
您好、Charlie、
此参数主要与任何具有"往返"性质的接口(例如 SPI)的时序规格有关。 SPICLK 最大频率规格还取决于另一个节点驱动其输出的速度及其压摆率。 该1ns 规格包含在数据表中、以指示最大 SPICLK 频率规格假设输入的压摆率为1ns。 如果这个压摆率更高、需要对可能的最大 SPICLK 频率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查看 SPI 时序时、这很容易理解且很明显。
此参数已从多个 Hercules 器件的数据表中删除、并将从 RM44数据表中删除、同时也是下一次更新的一部分。
此致、Su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