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器件型号:TM4C129XNCZAD 在一种奇怪的情况下,我修改了(不是太多) UDMA_Demo 以将 UART 配置为一次发送一条消息。 它对第一条消息很有效、第二条消息也会立即传输。 但是、第三个消息不会立即传输、但是在以下传输请求中、这两条消息都将被发送。
void UARTIntHandler (void) { uint32_t ui32Status; uint32_t ui32Mode; // //读取 UART 的中断状态。 // ui32Status = ROM_UARTIntStatus (UART0_BASE,1); // UARTIntDisable (UART0_BASE); if (ui32Status == 0x00020000) { //在此处执行操作.......... ROM_UARTDMADisable (UART0_BASE、UART_DMA_TX); //需要此步骤才能退出中断。 ROM_UARTIntClear (UART0_BASE、ui32Status); return; } //HWREG (UART0_BASE + UART_O_ICR)= 0x00020000; //ui32Status = ROM_UARTIntStatus (UART0_BASE、1); // 清除任何挂起状态、即使没有 启用/ UART 中断也是如此。 如果启用了 UART 错误中断、那么 //这些中断可能在这里发生并且应该被处理。 由于 UDMA 用于 RX 和 TX、因此不应 启用这两个中断中的任何一个。 // ROM_UARTIntClear (UART0_BASE、ui32Status); ui32Status = ROM_UARTIntStatus (UART0_BASE、1); // 检查 DMA 控制表以查看乒乓"A"传输是否 为//完成。 "A"传输使用接收缓冲器"A"和主 //控制结构体。 // ui32Mode = ROM_uDMAChannelModeGet (UDMA_CHANNE_UART0RX | UDMA_PRI_SELECT); // 如果主控制结构体指示停止、则表示"a" //接收缓冲区已完成。 UDMA 控制器仍应将 //数据接收到"B"缓冲区中。 // if (ui32Mode = udma_mode_stop) { // 递增计数器以指示数据已接收到缓冲区 A 中。在 //实数应用中,此函数将用于向主线程发出 //数据已接收的信号,以便主线程可以处理数据。 //-------------------- >在缓冲区 A-->???中设置接收到的数据标志 g_ui32RxBufACount++; // 使用主 //控制结构为"A"缓冲区设置下一个传输。 当进入"B"缓冲区的持续接收被 //完成时、UDMA 控制器将切换回此缓冲区。 此 //示例重复使用缓冲区 A,但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可以 //使用一组旋转的缓冲区来增加 //主线程在 重复使用缓冲区之前必须处理缓冲区中数据的时间。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GE_UART0RX | UDMA_PRI_SELECT、 UDMA_MODE_Pingpong、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g_ui8Sigpong RxBufA、sizeof (g_ui8FoxRxBufA) 、(g_ui8FoxRxBuxBufb )/如果控制是 完整的/检查控制表)/参阅"tongbooboob/"。 "B"传输使用接收缓冲器"B"和副 //控制结构体。 // ui32Mode = ROM_uDMAChannelModeGet (UDMA_CHANNE_UART0RX | UDMA_ALT_SELECT); // 如果副控制结构体指示停止、则表示"B" //接收缓冲区已完成。 UDMA 控制器仍应将 //数据接收到"A"缓冲区中。 // if (ui32Mode = udma_mode_stop) { // 递增计数器以指示数据已接收到缓冲区 A 中。在 //实数应用中,此函数将用于向主线程发出 //数据已接收的信号,以便主线程可以处理数据。 // g_ui32RxBufBCount++; //----- >设置接收到的数据标志-->??? //使用替代 //控制结构为"B"缓冲区设置下一个传输。 当进入"A"缓冲区的持续接收被 //完成时、UDMA 控制器将切换回此缓冲区。 此 //示例重复使用缓冲区 B,但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可以 //使用一组旋转的缓冲区来增加 //主线程在 重复使用缓冲区之前必须处理缓冲区中数据的时间。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NE_UART0RX | UDMA_ALT_SELECT、 UDMA_MODE_Pingpong、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g_ui8SigRxBufB、sizeof (g_ui8TOX0/ )表示传输 已被禁用/如果 TOX0/ TOX0/ TOXFx、则表示已完成。 // //必须重新启用 uDMA TX 通道。 // } //********* // //初始化 UART0外设并设置 TX 和 RX UDMA 通道。 //将 UART 配置为环回模式,以便在 TX 上发送的任何数据都将 在 RX 上接收//。 UDMA 通道的配置使 TX 通道 //将数据从缓冲区复制到 UART TX 输出。 UDMA RX 通道 //将在乒乓模式下将任何传入的数据接收到一对缓冲器中。 //// ***************** void InitUART0Transfer (void) { //启用 UART 外设、并将其配置为即使 CPU //处于睡眠状态也能正常工作。 // ROM_SysCtlPeripheralEnable (SYSCTL_Periph_UDMA); ROM_SysCtlPeripheralSleep Enable (SYSCTL_Periph_UDMA); // 启用 UDMA 控制器错误中断。 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总线错误、则会发生此中断//。 // ROM_IntEnable (INT_UDMAERR); // 启用 UDMA 控制器。 // rom_uDMAEnable(); // //指向控制表以用于通道控制结构体。 // ROM_uDMAControlBaseSet (pui8ControlTable); ROM_SysCtlPeripheralEnable (SYSCTL_Periph_UART0); ROM_SysCtlPeripheralSleep Enable (SYSCTL_Periph_UART0); // 配置 UART 通信参数。 // ROM_UARTConfigSetExpClk (UART0_BASE、ui32SysClock、9600、 UART_CONFIG_WLEN_8 | UART_CONFIG_STOP_ONE | UART_CONFIG_PAR_NONE); // 将 TX 和 RX 触发阈值设置为4。 此时、// uDMA 控制器将使用此信号来发出何时应传输更多数据的信号。 将配置// uDMA TX 和 RX 通道,以便 在 UART 准备好传输更多数据时以突发方式传输4 //个字节。 // ROM_UARTFIFOLevelSet (UART0_BASE、UART_FIFO_TX4_8、UART_FIFO_RX4_8); // 启用 UART 以进行操作,并为 TX //和 RX 通道启用 UDMA 接口。 // ROM_UARTEnable (UART0_BASE); //ROM_UARTDMAEnable (UART0_BASE、UART_DMA_RX); ROM_UARTDMAEnable (UART0_BASE、UART_DMA_RX | UART_DMA_TX); // //该寄存器写入将 UART 设置为在写入模式下运行。 // //HWREG (UART0_BASE + UART_O_CTL)|= UART_CTL_TXE; // 将 UDMA UART0RX 通道的属性置于已知状态。 默认情况下、这些//应已禁用。 // ROM_uDMAChannelAttributeDisable (UDMA_CHANGE_UART0RX、 UDMA_ATTR_ALTSELECT | UDMA_ATTR_USEBURST | UDMA_ATTR_HIGH_PRIOR| UDMA_ATTR_REQMASK); // 配置 UART 通道的主控制结构的控制参数// RX。 主控制结构用于 乒乓接收的"A"//部分。 传输数据大小为8位、 //源地址不会增加、因为它将从 //寄存器读取。 目的地址增量是字节8位字节。 //仲裁大小设置为4以匹配 RX FIFO 触发阈值。 //如果可能,UDMA 控制器将使用4字节突发传输。 这个 //比单字节传输更有效。 // rom_uDMAChannelControlSet (UDMA_CHANNE_UART0RX | UDMA_PRI_SELECT、 UDMA_SIZE 8 | UDMA_SRC_INC_NONE | UDMA_DST_INC_8 | UDMA_ARB_4); // 配置 UART RX 通道的替代控制结构的控制参数。 备用控制结构体用于 乒乓接收的"B"//部分。 配置与 //主/A 控制结构相同。 // rom_uDMAChannelControlSet (UDMA_CHANNE_UART0RX | UDMA_ALT_SELECT、 UDMA_SIZE 8 | UDMA_SRC_INC_NONE | UDMA_DST_INC_8 | UDMA_ARB_4); // 设置 UART RX 主控 件的传输参数//结构。 模式设置为乒乓模式、传输源为 // UART 数据寄存器、目标为接收"A"缓冲器。 //传输大小设置为与缓冲区大小匹配。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GE_UART0RX | UDMA_PRI_SELECT、 UDMA_MODE_Pingpong、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g_ui8SigRxBufA、sizeof (g_ui8FoxRxBufA) /为 UART 传输设置替代结构/ SigfRxBu/参数 。 模式设置为乒乓模式、传输源为 // UART 数据寄存器、目标为接收"B"缓冲器。 //传输大小设置为与缓冲区大小匹配。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GE_UART0RX | UDMA_ALT_SELECT、 UDMA_MODE_Pingpong、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g_ui8SigRxBufB、sizeof (g_ui8TOX0B/ uFOXB )将已知通道属性置于 UARTxBuf/ UARTxBufB 状态。 默认情况下、这些//应已禁用。 // rom_uDMAChannelAttributeDisable (UDMA_CHANGE_UART0TX、 UDMA_ATTR_ALTSELECT | UDMA_ATTR_HIGH_PRIOR| UDMA_ATTR_REQMASK); // 设置 UDMA UART TX 通道的 USEBURST 属性。 这将 //强制控制 器在将数据从// TX 缓冲区传输到 UART 时始终使用突发。 这比 默认的允许单次或突发传输的总线用法//更有效。 // ROM_uDMAChannelAttributeEnable (UDMA_CHANGE_UART0TX、UDMA_ATTR_USEBURST); // 配置 UART TX 的控制参数。 uDMA UART TX //通道用于将数据块从缓冲区传输到 UART。 //数据大小为8位。 源地址增量为8位字节 //、因为数据来自缓冲区。 由于 数据将被写入 UART 数据寄存器、所以目的增量为//无。 //仲裁大小设置为4、与 UART TX FIFO 触发 //阈值匹配。 // rom_uDMAChannelControlSet (UDMA_CHANNE_UART0TX | UDMA_PRI_SELECT、 UDMA_SIZE 8 | UDMA_SRC_INC_8 | UDMA_DST_INC_NONE | UDMA_ARB_4); // 设置 UDMA UART TX 通道的传输参数。 这将 //配置传输源和目标以及传输大小。 //使用基本模式是因为外设正在进行 UDMA 传输 //请求。 源是 TX 缓冲区、目的是 UART //数据寄存器。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NE_UART0TX | UDMA_PRI_SELECT、 UDMA_MODE_BASIC、g_ui8SigFoxTxBuf、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sizeof (g_ui8FoxSigTxBuf) )通道和 UARTX/PRIME/DMA 现在开始 传输。 一旦通道被启用、外设将 //发出一个传输请求并且数据传输将开始。 // ROM_uDMAChannelEnable (UDMA_CHANGE_UART0RX); ROM_uDMAChannelEnable (UDMA_CHANGE_UART0TX); // 启用 UART DMA TX/RX 中断。 // ROM_UARTIntEnable (UART0_BASE、UART_INT_DMATX | UART_INT_DMARX); // 启用 UART 外设中断。 // rom_IntEnable (INT_UART0); } void SigFoxDMASend (const uint8_t * pu8Buffer、uint32_t ui32Count){int index = 0;//清除两个缓冲区中先前接收的数据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int32_t ui32Count);* uartbon_u0dma_u0uuuRdma/ u0uuuuuu0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tran_transfer + u0uuuuuuuuuuuuuuuuuuuuuuutraduuuuuuuuuuuuuuu0uuuuuu0uuuuu 模式设置为乒乓模式、传输源为 // UART 数据寄存器、目标为接收"B"缓冲器。 //传输大小设置为与缓冲区大小匹配。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GE_UART0RX | UDMA_ALT_SELECT、 UDMA_MODE_Pingpong、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g_ui8SigRXB+、sizeof (g_ui8fb )、sizeof (g_UART0+索引= UTXB+= U0+);index = U0+= Ufu0+= u0+= uTXBUF+= u0+(u0+索引= uTXB+);index = u0+= u0+= uTXBUF+= u0+= u0+= uTXBUF+= u0+= u0uTXBUF= u0u0u0u0u0u0u0u0uTXB+索引;u0u0u0u0uTXBUF+= u0u0u index++) { g_ui8SigFoxTxBuf[index]= 0; } //下一步是将新数据移动到传输缓冲区 uint32_t counter8 = 0; while (ui32Count--) { g_ui8SigcounterTxBuf[counter8]= pui8Buffer[ART8]; + //启动传输另一个函数/ uTX+0/。 // rom_uDMAChannelTransferSet (uDMA_CHANGE_UART0TX | UDMA_PRI_SELECT、 UDMA_MODE_BASIC、g_ui8SigFoxTxBuf、 (void *)(UART0_BASE + UART_O_DR) 、sizeof (g_ui8SigFoxTxBuf)、必须 启用/ UDMA 通道。 ROM_UARTDMAEnable (UART0_BASE、UART_DMA_RX | UART_DMA_TX); ROM_uDMAChannelEnable (UDMA_CHANNEL UART0TX); } int main (void) { // 初始化 UDMA UART 传输。 // InitUART0Transfer(); delayms (10); int ui16Idxo = 0; unsigned char result[UART_RXBUF_size]; for (ui16Idxo = 0;ui16Idxo < UART_RXBUF_SIZE;ui16Foxxo++) {result[ui16Idxo = 0;ui16uiduuuuuuuuuuuuuuuuuanu0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82ua] ;uanu16u82u0uuu82uuuua](uanu ui16Idxo = 0; for (ui16Idxo = 0;ui16Idxo < UART_RXBUF_SIZE;ui16Idxo++) { result[ui16Idxo]= g_ui8SigFoxRxBufA[ui16Idxo]; } //开始另一个 DMA 传输到 UART0。 unsigned char bluemo1[]="at$i=10\r"; // SigFoxDMASend (bluemoon1、9); delayms (10); //开始另一个到 UART0 TX 的 DMA 传输。 //开始到 UART0 TX 的另一个 DMA 传输。 SigFoxDMASend (bluemoon1、9); delayms (10); SigFoxDMASend (bluemoon、4); delayms (10); SigFoxDMASend (bluemoon、4); delayms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