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对 TMS570LS3137上的输入过冲有一些疑问。
使用您的 TMS570LS3137 IBIS 模型、我们的 Hyperlynx 信号完整性快速强仿真显示、我们违反了数据表规格 VI < VSSIO - 0.3V 或 VI > VCCIO + 0.3V 以及输入钳位电流规格+/-3.5mA。 我们将使用标准3.3V CMOS 驱动器模型进行仿真、该模型通过33欧姆电阻正确串联、形成50欧姆的布线阻抗。 例如、仿真显示、低于-0.3V 时、低于接地的过冲峰值为-368mV、低于-0.3V 时为大约300ps、输入电流峰值为-24mA、大约570ps 时大于-3.5mA 规格。 但是、当我编辑 IBIS 模型以将 Lpin 和 CPIN 的引脚电感和电容值更改为0nH 和0pF 并重新仿真时、输入电流尖峰现在降低至大约-13mA。 然后、当我将 IBIS 模型的裸片电容值更改为0pF 以用于 C_comp 并重新仿真时、输入电流现在仅为-20uA 峰值、电流尖峰的持续时间约为945ps、这与输入电压现在低于-0.3V 的时间大致相同、 现在峰值约为-331mV。
这是否意味着-24mA 的更高电流尖峰主要是由于封装和裸片寄生、而不是来自输入二极管钳位电流、我们看到的输入钳位电流实际上仅为-20uA 峰值?
如果钳位电流实际上仅为-20uA、即使电压低于-0.3V、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实际上不会看到过冲问题?
如果-24mA 确实是输入二极管钳位电流、这是否仍是过冲问题、因为如上所述、每次转换仅发生0.5ns 的情况? 3.5mA 和-0.3V 规格实际上是直流规格、不是动态过冲规格对吗?
请告知我们在仿真中是否确实看到过冲问题、如果发现过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我们已经在 sims 中正确地终止它们、因此我不确定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谢谢、
Sc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