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AC5242:TAC5242 -编解码器没有音频输出

Guru**** 234706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TAC5242, PCM3060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audio-group/audio/f/audio-forum/1510865/tac5242-tac5242---no-audio-out-from-codec

器件型号:TAC5242
主题: PCM3060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工具/软件:

您好!

我将从 PCM3060迁移到 TAC5242、从该转换器获取音频时遇到问题。 我将在主/控制器模式下使用编解码器、并从 MCU 为 MD3引脚提供12.288MHz 时钟。 MD0引脚在主模式下拉至高电平、并且 MD2、MD4和 MD5接地、我认为这将为我们提供32位、48kHz 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编解码器。

以下是我原理图的快照:

我似乎在听音、没问题。 当我将音频应用于输入时、我将通过 I2S 接收数据到 MCU 上的输入缓冲器中、然后直接将该数据复制到输出缓冲器并通过 I2S 发送。 我 可以看到数据到达输入缓冲区、在施加信号时数据会发生变化。 但是、TAC5242的输出引脚上没有任何音频。

这与我使用 PCM3060设置的内容几乎相同、因此我认为这不是 MCU 侧的代码问题。

如果我使用逻辑分析仪查看信号、则可以看到~48kHz LRCK 时钟、~3.072MHz SCK 以及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线上的数据。 我可以看到每帧32位... 仍然... 输出端无音频信号。 甚至没有噪音。 只能在左右两个通道上完全静音。


我缺少什么吗?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如果您对我的设计的输入和输出的连接方式感兴趣、请参阅此主题:
    e2e.ti.com/.../tac5242-migrating-from-pcm3060-to-tac5242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器件 PCB 布局的顶视图: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还需要注意的是:out1p、out1m、out2p、out2m 上没有任何直流或交流电压。 仅~0V。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Jaak:

    您的设置看起来对我来说是正确的。 由于 ADC 方面似乎可以正常工作、这可以排除任何电源问题或 MCLK 问题。 我想仔细检查一下、您的 PCM6020是否也设置为控制器模式? 我想排除对 MCU 代码所需的任何更改。

    如果可以、我要移除 R22和 R21、以便从调试中移除输出缓冲器。 即使悬空、也应该会获得预期的输出。 我还将在 EVM 上仔细检查一下。

    谢谢、
    Jeff McPherso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是、与 PCM3060 - IFMD 相同的配置在主/控制器模式下被拉至高电平。


    我尝试从输出缓冲器/滤波器中移除 R22和 R21。 输出引脚上没有变化。 无交流或直流信号。

    我的加电过程如下:

    • 通电
    • 通过降压转换器的 IOVDD 需要大约250uSec 才能上升到3.3V
    • AVDD 至 LDO 需要大约6毫秒才能上升到3.3V
    • 在 IOVDD 和 AVDD 稳定后、我在 MD3引脚上应用时钟~50ms

    该跳转会启动 I2S 通信、但输出引脚上没有交流或直流信号。 似乎所有 TAC5242输出都是 tri 状态。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测量其他输出电压:
    DREG = 1.55V
    VREF = 2.75V
    输入引脚失调电压= 1.36V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不能完全解决正在发生的事情。 TAC5242数据表中似乎没有任何文档来支持我遇到的行为。

    如果我满足以下条件、我能够从 TAC5242中获取音频:

    • 接通电源
    • 将 MCU 启动延迟350ms (任何较小的值都将导致输出进入 tri 状态)
    • 启动时钟并与 TAC5242进行通信

    然后、TAC5242按预期输出数据。

    数据表中似乎并未记录它具有某种细微的上电要求。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编辑:我修改了一些关于时间的评论。 我最初是在上电和向编解码器施加时钟之间应用50ms 延迟、这导致了问题。 现在我正在应用350msec 的延迟、并且按预期获得音频输出。

    这比我对上电序列的预期要长得多。 我认为应修改数据表以提供有关此行为的更多信息。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尽管我对设置顺序感到失望、而且缺少有关它的文档...

    TAC5242的动态范围、失真和噪声性能让我完全迷失了。 这会将 PCM3060从水中吹出。 非常棒的工作。 这对于消费级音频转换器来说是了不起的。 很高兴看到 TI 的一些产品与 AKM 和 Cirrus 转换器相媲美/超过其性能。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Jaak:

    很高兴听到它对您有用! 我确实同意、电源时序信息有点模糊。 350ms 也比我预期的长很多。 我将向作者提出这个问题、看看我们是否能够在未来的数据表修订版中对确切要求进行一些更明确的说明。

    此致、
    Jeff McPherso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是的、我认为数据表需要有关此行为的更多信息。 如果能获得 TI 关于启动延迟时间的官方账号以及有关应如何在控制器模式下使用器件的更多信息、那将是非常有用的。  

    我还认为、如果此器件未来有裸片版本、则应考虑通过设计更改来改进这一点。 让器件 tri 状态并将 DAC 砖置于硬件模式、而 ADC 却按预期工作似乎很奇怪。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Jaak:

    为了清楚地了解您看到的内容、  

    1)由于您的延迟是从电源稳定时计算的,您如何确定电源是稳定的?

    2)首次应用 I2S 数据时是与 MCLK 同时发送 I2S 数据、还是首先发送 MCLK?

    谢谢、
    Jeff McPherso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1.) 测量此值。 我观察了 LDO (+3V3A)和降压转换器(+3V3)输出的上升时间。 它们 分别为6msec (LDO)和250usec (降压)。 这是 TAC5242数据表中达到最小电压(3V)规格的上升时间。 我没有检查两个电源之间的同步情况。 350msec 延迟是我使用 MCU 上的计时器得出的估算值。 并且会发生闩锁。 时间可能更长- MCU 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自身初始化、并使用计时器进行测量。


    2.) MCU 从编解码器开始、并使用由 Rx 数据触发的 DMA 发送数据、因此除非编解码器启动、否则不能向编解码器发送任何数据。 例如、如果 MCU 接收到48个样本、则开始串行传输48个样本。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对我声称的时间略作修改。 我单独测量了它们。 一起测量我看到:

    1.+3V3A 稳定时间为~5msecs (黄色)
    2.+3V3稳定时间更像是~25msecs (蓝色)


    在~25ms 时、MCU 开始初始化并执行。 随后会启动一个350ms 的计时器、以便为 TAC5242提供初始化时间。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Jaak:

    感谢您的图表。  

    1)蓝色通道中的跌落是否是 正常现象? 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下降(几乎从3.3V 下降到1.8V)。 这可能会影响启动。 也许一些额外的去耦电容器有助于稳定引脚上的电压。

    2)这些阶跃的压摆率增加了多少? 您之前提到了这些数字、但我想再次确认压摆率不会快于0.1V/us。

    此致、
    Jeff McPh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