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部件: Strike,TPA3118D2
尊敬的TI:
在单端(伪差分)输入配置中运行时,我们在测试2个基于TPA3128D2的新放大器时遇到了一些性能问题,因为这几乎是消费者的标准。
该板的配置如下:
PVCC:24V隔离线性工作台电源150W
增益:26dB
Input-Config:虚假差分
FSW:600kHz
调制:1SPW又称"混合"
负载:5R/10R电阻
配置:2xBTL
测量设置:EMU0202,带-30dB差分连接器
THD图解:
调制在1.5Vrms和4Vrms之间变化,这在10R负载下清晰可见。 这是为了在数据表中提供更好的规格吗?
将调制更改为BD是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但仍然不是最佳的。
出于好奇,我们设置了一个不同的实现(完全不同的板布局,带有高功率电感器"Ferrocore SHI-21.5145万 MZ-6R8"),显示了以下图解:
此测量是在我的实验室之外的一些500 km 处进行的,结果类似。
当我们将输入配置从伪差分更改为全差分时,图解在数据表规格上几乎是一个亮点:
为什么TI不在数据表中提到伪差分模式下的这种“差”性能? 难道不像消费产品的90 % 那样只做单端输入配置吗? 相当失望
来自测试台的结果:
输入配置 | 全差速 | 伪差分 | 伪差分 |
输出1.谐波(H1) dBV | 20.64 | 20. | 10. |
输出2.harmonic (H2) dBV | -71.5 | -47. | -77 |
输出3.harmonic (H3) dBV |
-75 |
-44. | -69 |
H1/H2 dBV |
92.14 |
67 | 87 |
H1/H3 dBV |
95.64 |
64 | 79 |
结论:
1SPW/Hybrid是一种很好的省电装置,但在未完全差速驱动时,THD性能相当差。 如果TI能够在数据表中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而不是“隐藏”重要信息,那将是很好的。 在使用伪差分模式时,TI部门是否提供此芯片的性能数据?
提前感谢!
此致,
Christian Weidner
www.360customs.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