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K0.3328万:1.8V LVCMOS输出接口-负载驱动功能和终端

Guru**** 241403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clock-timing-group/clock-and-timing/f/clock-timing-forum/666210/lmk03328-1-8v-lvcmos-output-interface---load-drive-capability-and-termination

部件号:LMK0.3328万
主题: LMK0.0105万中讨论的其它部件

大家好,

这是我的问题,与以前的职位分开。
LMK0.3328万输出和LMK0.0105万输入之间的1.8V LVCMOS连接

https://e2e.ti.com/support/clocks/f/48/t/66.4966万

以下是LMK0.3328万的1.8V LVCMOS输出的特性。

问题1)。 您是否只保证设备只能在电源50欧姆端接的情况下工作?

电气特性指定VOH (min)=1.35V,条件为VIH=-1mA。
我相信当负载超过1mA时,VOH (最小值)会降低。

问题2)。 在上面的前一个接线柱中,我得到的答案是,如果有直流阻滞电容器,可以使用50欧姆的端接。 这是真的吗?

即使有直流阻隔电容器,LMK0.3328万输出端接也应有交流电流至50欧姆。

问题3)。 例如,在具有长轨迹的应用中,LMK0.3328万输出和LMK0.0105万输入之间的连接是0.5 m。
用户应如何使用设备? 推荐的示意图是什么?

-由于tr/TF对于LVCMOS接口来说速度太快,当存在比0.075 m 更长的迹线时,可能需要端接。
- LVCMOS输入电路中存在寄生电容,当电压上升时,此电容可能会出现骤降。

此致,

KAWAI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a1)输出电压规格是针对表中所示的测试条件(Iout=1mA)提供的,而不是针对接地50欧姆负载提供的。

    A2)即使使用直流阻隔盖,由于由驱动器内部50欧姆输出电阻和50欧姆负载端接形成的分压器,也可能存在输出摆动衰减。

    A3)根据上一篇文章, 我建议使用具有以下值的图7:

    * Rs = 0欧姆

    *请勿安装50欧姆负载端接(分压器),因为1.8 V输出摆动与2 V的最大单端输入摆动兼容

    * RB1 = 10 k (上拉至3.3 V),RB2 = 3.9 k将CLKIN-设置为~0.9 V

    LMK0.3328万具有50欧姆的内部输出电阻(源端接),为50欧姆轨迹提供所需的阻抗匹配。  无需额外增加50欧姆负载接地(避免双端接)。

    艾伦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Alan-san,

    感谢您的持续支持。

    对于A2),我认为该设备无法驱动50欧姆端接,因为IOH为21mA。
    1.8V / 0.021A = 85.7 欧姆
    负载必须高于此电阻。

    我知道LMK0.0105万侧的输入电压是一半,这是由于电源和端接。


    对于A3),我建议客户使用上述方法。
    因为他们在系统中观察反射,我会先让他们尝试类似的设置。

    此致,
    KA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