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TLV773
首先、我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在我们的4 -20mA 电流环路供电传感器产品之一中、我们利用 Analog Devices 的 AD7989-1以及多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 MCU 来对传感信号进行采样。 该产品已经投入量产、并且由于 ADI 提供的 ADC 成本相当高、因此我们想要降低 BOM 成本。 我们咨询了 TI 技术支持并确定了 ADS8887是潜在的替代方案。
经过仔细查看这两款 ADC 的数据表、我们得出结论、这两款 ADC 引脚对引脚兼容、软件兼容(至少在我们的用例中是如此)并且性能相似。 我们向 TI 申请免费样片、收到后立即换用 ADC (手工焊接)。 令我们高兴的是、产品按预期运行、没有明显的性能问题。 我们几乎开始从我们的分销商订购一整盘,然后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我在这里谈论…
~‘s频繁地对产品进行下电上电、ADS8887会有5 10%的机会通过返回全零数据而突然变为"无效"、并且总电流消耗会增加约2mA (这在电流环路供电器件中至关重要)。 由于产品 PCB 很小且没有 SPI 总线上的任何测试点、因此我们无法在其上触发逻辑分析仪。 然而,我已经编程的固件,并相当有经验和信心,它不会是一个问题在这里(原谅我任何感知的傲慢)。 固件经过了全面测试、之前使用 ADI 的器件对逻辑进行了仔细调试、但从未出现过此类问题。
当 ADS8887被"‘s"时、复位 MCU (无论有多少次)都无法恢复、唯一恢复的方法是对器件进行下电上电、这肯定该问题与固件无关。
我们起初也怀疑手工焊接可能会损坏芯片、所以我们尽量用 SMT 和回流炉另外焊接了3种产品、现在全部4种产品都有相同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循环通电的方法显著影响了问题的发生。 如果使用断路器(例如按钮)切断并恢复电源(24V 电流环路)、则根本不会出现该问题、因此我们已至少进行了几百次尝试。 但是、如果改用松散的挂钩或裸线(在接触时产生多个瞬变)、则可以相当快速地重现该问题。
请注意、ADC 的采样率大约为30ksps。
目前、我们尝试了以下技巧、但这些技巧都没有显示任何改进或缓解措施:
1)在 PWR_3V3 (作为 ADS88ECG 的基准)和 GND 之间添加 TVS 二极管(SZMM3Z4V7)。
2)将全部或部分105 (1uF)电容器替换为104 (0.1uF)。
3) 3)将 PWR_2V5上106 (10uF)电容器的数量减少为1。
4) 4)通过将 TPS78225替换为 TPS78233、对 PWR_2V5网络使用更高的电压(3.3V)。
我们非常寻求 TI 和 e2e 社区的帮助、非常感谢您提供有关解决此问题的任何指导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