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SN6507-Q1:如何选择变压器匝数比

Guru**** 234706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isolation-group/isolation/f/isolation-forum/1486106/sn6507-q1-how-to-choose-transformer-turns-ratio

器件型号:SN6507-Q1

工具与软件:

团队成员、您好!

I 的输入为8V 至16V、负载电流最大值为200mA。 我希望输出为16V。

我计算了最小匝数比、得到的结果大约为2.2。

我所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我选择2.2匝数比、那么在一定的二极管压降下、最大输出将为35.2V (当输入为16V 时)。 下一个器件的绝对最大额定值只有20V。

那么、对匝数比的建议是什么? 我觉得我们可以选择1.1左右、但随后效率将完全降低、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

谢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这是使用变压器驱动器等非稳压偏置解决方案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输入电压较宽时(例如2:1)。 您需要一个能够在最小输入电压期间在输出 LDO 上方提供足够余量的匝数比...这就是您用来确定匝数比的条件。 但是、在最大输入电压期间、LDO 两端的输出压降会很大、并导致高功率耗散。 输出 LDO 承受着功率耗散的冲击。 您要么需要通过散热器或其他冷却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么调节8V<VIN<16V 的电压、因此变压器驱动器现在可以提供隔离、而不会在输出 LDO 上引入宽压降。 或者、您可以考虑同时提供隔离和调节功能的推挽式转换器方法、但这需要外部 MOSFET (由于低功耗、尺寸可能较小)。 查看 TI 的免费工具 TI Power Stage Designer

    此致、

    Steve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Steve、您好!

    1、推挽式驱动器次级侧后我不使用输出 LDO。 我可以接受将8V 至16V (典型值为12V、电池电压)与输出相同或高达18V 的电压。

    如果我使用该公式、那么匝数比将为2.2。 由于我不使用 LDO、因此我认为 VDO max 为0V  

    这是正确的公式吗? 如果我选择匝数比1或1.1、会发生什么情况? 效率是否对电机产生影响?

    2.在计算系统的功率损耗时、应该考虑所有参数是什么? 有没有任何文档介绍推挽驱动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等的功率损耗计算、以便计算效率? 或者是否有 Excel?

    谢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如果您没有调节次级、则需将匝数比设为1。 看到匝数比(如1.1)为 pp 的变压器的原因是略微增大次级电压以解决输出整流器压降问题、并为 LDO 留出足够的裕度来维持电压稳定。 如果您增大匝数比、在给定功率下、次级电压会增加、而次级电流会减小。 如果匝数比减小、在相似的给定功率下、次级电压会增加、而次级电流会增加。 在如此低的功率下进行效率计算并不容易、但您可以查看 TI 功率级设计器中的 pp 转换器、并了解变压器 Lmag、匝数比如何影响功率级波形。

    St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