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ISOW7841A-Q1:ISOW7841AQDWEQ1

Guru**** 242706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ISOW7841A-Q1, ISO784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isolation-group/isolation/f/isolation-forum/929282/isow7841a-q1-isow7841aqdweq1

器件型号:ISOW7841A-Q1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ISO7841

您好!

1:需要计算隔离缓冲器的功率耗散。 我们需要   以10Mbps 的速度实现输出隔离侧电流消耗。
    请提供 数据、数据表中不存在该数据。
2: 需要效率与  隔离侧输出电流。

相关信息
Siddharth 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iddharth、

    感谢您关注 ISOW7841A-Q1。 请参阅以下我的输入、

    1. 我相信您在 VISO 侧独立请求 I/O 通道的电流消耗数据。 该值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流入这些通道的电流将来自 VCC 侧。 假设 VISO 引脚上没有外部负载、数据表第7.10节中将 CL = 15pF 时所有通道的10Mbps 数据速率的 ICC 电流指定为24mA。
      1. 如果您仍然需要独立了解 VISO 侧 I/O 通道的电流消耗数据、则可以参考数据表第6.10节中给出的数字隔离器 ISO7841 ICC2值作为近似值。
    2. 我假设您是指相对于 VISO 引脚上外部负载的效率图。 ISOW7841A-Q1数据表第7.22节中的图6提供了这些数据。
      1. 如果您打算根据 VISO 侧 I/O 通道的电流消耗请求效率图、则仍然可以使用图6和 ISO7841的 ICC2值作为近似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谢谢。

    此致、
    Koteshwar Ra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  

    1:需要了解以下重点部分。 这意味着 PD1 (1侧)和 PD2 (2侧)。

    2:需要知道次级侧的工作电源电流。

    3:之前我们使用的是 ISO7741FQDWQ1 SOIC 16、其结至环境的热阻为83.4摄氏度/瓦、现在正在使用
      ISOW7841AQWEQ1具有与 56.8degC/W 相同的封装和结至环境的热阻 对于具有相同封装的2个不同 IC、结至环境的热阻不同、如何考虑这一点。
       ISOW7841AQWEQ1是否有外露焊盘。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iddharth、

    请在下面找到我的意见、谢谢。

    1. PD1和 PD2分别是器件 ISOW7841A-Q1在器件侧1和侧2上的最大功耗额定值。 与所有其他 TI 增强型隔离器一样、ISOW 还在器件内部整合了两个裸片、左侧的一个以 GND1为基准、我们将其称为 Sid1、右侧的一个以 GND2为基准、将其称为 Sid2。
      1. 请参阅数据表的图26、了解器件的哪些功能块位于侧1、哪些位于侧2。 方框图中用两条虚线垂直表示两个裸片分离。
    2.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次级侧(侧2)数据通道的工作电源电流将与 ISO7841 ICC2电流完全相似。

    此致、
    Koteshwar Ra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先生、

    感谢您提供信息。但仍需了解一些要点。

    1:如果根据数据表将器件效率视为53%。 这种功率耗散将如何包含在计算中。
    下面是我计算得出的总功率损耗。

    您能否验证上述计算并提供输入。

    2:如何单独计算1侧和2侧的功率耗散。

    此致、

    Siddharth 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iddharth、

    请查看下面我的输入、谢谢。

    1. 您得出的公式是准确的。
    2. 您是说仅计算直流/直流转换器的侧1和侧2功耗吗? 我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您得出的公式已经允许您独立计算初级和次级数据通道的功率耗散。 即、PD_U2_ISTER_PRIMARY 和 PD_U2_ISTER_Secondary。
      1. 关于初级和次级之间的直流/直流功率耗散、我担心在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初级和次级之间分摊该耗散是不可行的。
      2. 我仍将检查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供此拆分的近似值、请允许我返回并告知您。

    此致、
    Koteshwar Ra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Koteshwar 先生、您好!

    由于功率耗散限值在第1和2节中进行了划分、我们需要交叉检查是否在限值范围内、
    为此、我们可能需要了解直流至直流损耗的分布情况。请告知我们详细计算的注意事项。

    此致、
    Siddharth Sangam。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iddharth、

    感谢您澄清需求。
    我确认直流/直流转换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功率耗散将平均分配、即50-50分。 这也是功率耗散限值拆分 PD1和 PD2的原因、也是其平均拆分为0.51W 的原因。 我希望这能回答你的问题,谢谢。

    此致、
    Koteshwar R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