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SN74LS125A:下冲

Guru**** 2393725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SN74HC125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logic-group/logic/f/logic-forum/674187/sn74ls125a-undershoot

器件型号:SN74LS125A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SN74HC125

尊敬的技术支持团队:

我对 SN74LS125AN 有疑问。

我看到输出引脚上出现过冲。

■Q1

输出(Y)的绝对最小值是多少?

■Q2

该过冲是否在 输出(Y)的允许范围内 ?

■Q3

您能否显示可承受输出(Y)下冲的参考值?

我听说10ns 内大约-1V 的下冲在实际系统上的问题较少(条件:不传导二极管)。

我想附加的波形超过了绝对最小值、因此我想知道 实际值。

e2e.ti.com/.../2318.undershoot.pdf

此致、

TTD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TTD、

    该器 件是~1976年创建的低功耗肖特基(LS) BJT 逻辑系列的一部分。  您是否考虑改用 SN74HC125等更现代的产品系列? 它们所需的功率要低得多、具有相同的封装/引脚排列、并且在数据表中更好地定义了它们。

    对于'LS125、

    下面是输出结构:

    如果输出被驱动至低于 GND、那么我们将期望从基极到集电极的二极管导通(正向偏置)、并且电流从基极流向输出。  但是、不会有太大的电流流动、因为该节点基本上由电阻器隔离-在这种情况下、晶体管的基极将与输出一同下拉(因为二极管会强制基极电压节点达到-1.2 + 0.7 =-0.5V)。

    所以、简而言之、我不会期望下冲会产生太多问题。  如果您对此有很大的顾虑、您可以向输出端添加串联电阻以限制电流、或者切换到在输出端具有钳位二极管的更现代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