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LM74800-Q1、 LM74700-Q1、 LM7481-Q1
理想二极管控制器 LM74700-Q1、LM74800-Q1、LM74801-Q1和 LM74810-Q1之间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相关产品:LM74700-Q1、LM74800-Q1、LM74801-Q1和 LM74810-Q1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理想二极管控制器 LM74700-Q1、LM74800-Q1、LM74801-Q1和 LM74810-Q1之间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相关产品:LM74700-Q1、LM74800-Q1、LM74801-Q1和 LM74810-Q1
背景:
LM74700-Q1是一款理想二极管控制器、可驱动 N 通道 MOSFET、从而在反向电池保护、反向电流阻断和 ORing 应用中模拟理想二极管。 当控制器关闭 MOSFET 时、体二极管在正向路径中传导电流、即电源路径未被切断。
在许多应用中、需要在过压条件或低功耗睡眠模式期间切断电源路径。 需要第二个 MOSFET 以及背对背连接的“理想二极管”MOSFET,以便在关断期间提供过压保护或断开负载。 如常见问题解答5所述、LM74700-Q1不适合驱动两个背对背连接的 MOSFET。
LM7480-Q1和 LM7481-Q1系列理想二极管控制器具有业界首款用于控制背对背 N 沟道 MOSFET 的双通道栅极驱动器、一个用于模拟理想二极管的 MOSFET 以及用于负载断开的其他 MOSFET、过压保护(包括未抑制的负载突降保护)。 此外、LM7480-Q1和 LM7481-Q1均支持通用控制拓扑-共源极拓扑和共漏极拓扑。
图1显示了共漏极(CD)拓扑和共源极拓扑的简化图。 共漏极拓扑是需要“常开”电路工作的应用的首选。 CAN/LIN 通信 MCU 通常需要在低功耗状态下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需要共源极拓扑来支持200V/100V 未抑制的负载突降。
图1:简化图:LM74700-Q1 CD 和 CS 拓扑
比较:
CD 拓扑中 LM74700-Q1和 LM74800-Q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采用 CD 拓扑的 LM74700-Q1与 LM74800-Q1典型应用
接下来、表1详细比较了所有四个控制器的功能和性能。
表1:理想二极管控制器的比较
LM7480-Q1和 LM7481-Q1具有更高的电荷泵容量、可驱动栅极电容高于 LM74700-Q1的大型 MOSFET。 对于高功率应用、建议使用 LM74810-Q1。 表2重点介绍了基于 ECU 电源要求的推荐器件。
表2:根据 ECU 电源要求选择器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