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FAQ] [参考译文] [常见问题解答] UCC27712-Q1:为什么要在汽车交流压缩机模块中将三相桥式驱动器替换为半桥式驱动器?

Guru**** 231516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UCC27712-Q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893399/faq-ucc27712-q1-why-should-i-replace-3-phase-bridge-drivers-with-half-bridge-drivers-in-automotive-ac-compressor-modules

器件型号:UCC27712-Q1

我目前正在为 BLDC 电机逆变器级的 IGBT 使用三相桥驱动器。

为什么我应该考虑使用栅极驱动器来替换现有解决方案中的三相桥式驱动器? 半桥栅极驱动器相对于当前解决方案有哪些性能优势?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为什么要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模块中将三相桥式驱动器替换为半桥式驱动器?

    高压三相 BLDC 电机用于驱动高压 HEV/EV 中的交流压缩机。 HVAC 压缩机可能需要10kW 的功率、在功耗方面仅次于牵引电机。

    图1显示了典型的交流压缩机模块方框图、其中 IGBT 用作驱动三相 BLDC 电机的逆变器级。 逆变器级由三对采用半桥拓扑配置的高侧和低侧 IGBT 组成。

    图1:汽车高压 HVAC 压缩机模块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使用三相桥式驱动器 IC 来驱动逆变器级的 IGBT。 但是、由于其小于500mA 的低驱动强度、三相桥式驱动器解决方案通常需要额外的缓冲器来充当电流升压器。 这意味着额外的组件、这会导致额外的成本、系统 PCB 尺寸增加以及由于非理想 PCB 布局产生的寄生效应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EMI 风险和传播延迟增加)。

    图2:使用三相栅极驱动器驱动逆变器级

    为了帮助更大限度地降低 IGBT 的开关损耗并降低 EMI 以提高系统效率、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半桥栅极驱动器来驱动逆变器级的每个相位。 也就是说、图2所示的三相桥驱动 器越来越多地被图3所示的 UCC27712-Q1等半桥驱动器所取代。

    图3:使用三个半桥栅极驱动器驱动逆变器级

    以下是使用 TI 半桥驱动器驱动 IGBT 的原因:

    • 从栅极驱动器的角度来看、EMI 通常与栅极上的过冲相关。 图2所示的配置会导致复杂的 PCB 布局、包括从三相驱动器开关节点引脚到 IGBT 的长 PCB 布线、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 EMI 挑战。 图3中所示的基于 UCC27712-Q1的方法允许移除额外的元件、降低 PCB 布局的复杂性、因为驱动器 IC 可放置在非常靠近 IGBT 的位置、同时还将开关节点限制在最小的面积。 所有这些都减少了 EMI 方面的挑战。
    • 无需外部升压级即可放大栅极驱动电流、因为 IC 可实现1.8A/2.8A 拉电流和灌电流。
    • 互锁和死区时间功能可防止两个输出同时导通、从而防止半桥击穿。
    • 22V 的宽 VDD 范围为有效驱动 IGBT 提供了足够的裕度。
    • 与三相桥式驱动器相比、IC 采用6.0mm x 4.9mm 封装、可显著节省 PCB 面积、而 IC 通常具有笨重的尺寸(在某些情况下为17.9mm x 10.3mm)。 这种更小的尺寸和更少的 IC 及相关的无源器件组件数量有助于减小电路驱动 IGBT 所需的 PCB 面积。

    下面的表1重点介绍了 UCC27712-Q1半桥栅极驱动器相对于某些三相桥驱动器的一些关键性能优势。

    UCC27712-Q1

    共三相

    电桥驱动器

    峰值输出电流(A)

    >1.

    小于0.5

    上升时间(ns)

    <20.

    >100

    下降时间(ns)

    <20.

    >50

    传播延迟(ns)

    <110

    >500

    Iq (uA)

    <300

    >2500

    工作温度范围(C)

    低至-65C

    最大绝对值限制为-55C

    封装组

    SOIC | 8.

    SOIC | 28.

     

    表1:UCC27712-Q1的性能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