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2596:环流二极管故障

Guru**** 244961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701289/lm2596-catch-diode-failure

器件型号:LM2596

我们使用 LM2596S-ADJ 将电路输入端的电流从28V 左右降压到20V、消耗大约1.8A 的电流。

(原理图如下所示。)

我们看到了许多环流二极管 D3 (SS34FA)出现故障的情况。  我们怀疑 SS34FA 的 RMS 反向电压可能不足、并已升级到 SS36FA、但我们无法在实验中使任一失败、并希望在重新部署到现场之前进行验证。

该电路用于车辆应用、并在 SNVA717的24V 版本之前进行保护、这似乎工作正常。

有什么想法、我们可能会做什么错?

谢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最初的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为40V、比30V 最大输入电压的1.25倍还要高。 此外、反向恢复时间看起来不错。 压力最大的情况是重负载或短路情况。 二极管的额定负载应为最大负载的1.3倍。

    在什么条件下、环流二极管发生故障-启动、瞬态条件、稳态? 您还可以分享此设计的布局吗?

    谢谢、
    Katelyn Wiggenhor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Katelyn、

     感谢您的快速响应!

    我花了一些时间来查阅布局。  我确实看到了许多不理想的事情、但我会让您发表评论(希望我在评论期间发现了这些事情!)

    我们在现场发现几天后的故障、因此假设它在重负载期间处于稳定状态。  (在启动期间它不会失败、并且汽车保护电路会清除任何瞬态。)

    谢谢、

    Kurt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Kurt、

    此应用的典型负载条件是什么? 一种可能是您需要使用具有较高额定电流的环流二极管。

    其次、数据表建议在该器件上使用热同步。 您的电路板是否使用热同步? 有多少层? 此设计是否使用内层散热 IC? 查看您的电路板、该器件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热地运行。 二极管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25C、而 IC 的最高温度为150C。

    对于原理图、我的建议是:

    1、建议 R18介于240Ohm 和1.5kOhm 之间。 然后相应地计算 R19。 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敏感反馈引脚的前端。 反馈电阻器也应尽可能靠近反馈引脚。
    2. C6的 ESR 是什么? 需要在靠近器件输入端的位置放置一个低 ESR 铝或钽电容器。

    对于布局、我的建议是:
    SW 节点在器件的底层和 FB 引脚的下方布线。 该迹线和 FB 应彼此远离。 我建议将 SW 走线保持在同一层上、并使用较大的走线连接这两者。
    2.我建议为器件保留一个实心输入平面。 我不清楚 C6的位置、但它距离器件的距离比推荐的要远。

    请将 EVM 用作示例布局、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告知我。

    此致、
    Katelyn Wiggenhor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Katelyn、

     最大负载为1.8A、持续几个小时、直至电池充电。  请澄清 您是否认为 SS34FA 或 SS36FA (3A)的电流额定值太低。

     遗憾的是、我们在此器件上不使用散热器。  这是一个覆铜为2oz 的双层电路板。  但是、电路板相当紧凑、因此散热空间很小。   

     感谢您注意到 R18、我一定会更新它。

     C6是 Nichcon 的铝盖(UVK2A101MPD)、ESR 未列在数据表中。

     是的、您提到的路由注释记录得很好。  我希望我在检讨委员会时,早已看到过这点。

    谢谢、

    Kurt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认为 C6离 IC 太远。 此外、您可能还需要在 IC 附近使用0.1uF 或1uF 的小型电容器。
    可能是您在 SW 引脚上看到了可能会损坏二极管的尖峰。
    您能得到一个 SW 引脚的"范围"吗?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Kurt、

    二极管的额定电流3A 大于负载电流的1.3x。 这应该就足够了。

    此致、
    Kately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谢谢大家、

     我将在考虑到这些要点的情况下重新进行布局。

     我正在努力确定 SW 引脚的范围-(刚刚离开办公室、因此请同事仔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