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TPS62870-Q1
您好、 工程师:
关于 TPS6287X-Q1电源设计问题:
- 在堆叠工作模式下、它是否支持 DVS 调整? 如何实现次级侧的电压调节? 如何评估调整速度?
- 在级联模式下、我们是否只需要连接主器件的 I2C 接口? 如何实现辅助器件(OV、UV、OC、OT)的诊断?
- 在级联模式下、SYNC 引脚的同步时钟信号输出的占空比是多少? 可以动态调节吗?
- 您能否提供 TPS6287X-Q1的功率计算表?
谢谢
陶庄信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您好、 工程师:
关于 TPS6287X-Q1电源设计问题:
谢谢
陶庄信
尊敬的 Johnsin:
感谢您联系我们。
请在下方查看我对您的问题的评论。 如果有不清楚的项目、可随意强调。
如何评估调整速度? -->您能解释一下这个项目吗? 您是指 Vout 从默认值变为新设置所需的时间吗?
2.在级联模式下,我们是否只需要连接主控制器的 I2C 接口? 如何实现辅助器件(OV、UV、OC、OT)的诊断? -->是的,只有主器件的 I2C 接口需要连接到 SoC,而辅助器件的 SCL 和 SDA 连接到 GND。 在此配置中、辅助器件上不进行诊断。 您的客户是否需要监控辅助设备的状态?
3.在级联模式下,SYNC 引脚输出的同步时钟信号的占空比是多少? 可以动态调节吗? --> 如果主器件的 SYNC 引脚连接到 VIN,SYNC_OUT 将遵循 RFSEL 设置的内部振荡器(占空比~50%和频率)。
另一方面、如果 SYNC 引脚(主器件)连接到外部时钟、则 SYNC_OUT 引脚的占空比和频率由 SYNC 上的输入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主器件和辅助器件的开关频率可以动态调节。
4.您能否提供 TPS6287X-Q1的功率计算表? -->请使用 Webench 进行功率计算。
webench.ti.com/.../217
此致、
Excel
您好 Excel,
我们的团队提出了以下问题。 此外,还有以下两点澄清:
如何评估调节速度? -->您能解释一下这个项目吗? 您是指 Vout 从默认值变为新设置所需的时间吗?
回复:是,我们有兴趣了解电压变化后的调节时间。 例如、当三个器件级联为 SOC 供电时、最后一个芯片需要多长时间? 有多少个周期? 或 ms?us?
2.在级联模式下,我们是否只需要连接主控制器的 I2C 接口? 如何实现辅助器件(OV、UV、OC、OT)的诊断? -->是的,只有主器件的 I2C 接口需要连接到 SoC,而辅助器件的 SCL 和 SDA 连接到 GND。 在此配置中、辅助器件上不进行诊断。 您的客户是否需要监控辅助设备的状态?
RE:是,从功能安全的角度来看、还需要监测次级电源。
尊敬的 Johnsin:
对于第1项、我需要等到星期五再检查此项。 另一方面,请参阅我对以下各项的答复。
2.在级联模式下,我们是否只需要连接主控制器的 I2C 接口? 如何实现辅助器件(OV、UV、OC、OT)的诊断? -->是的,只有主器件的 I2C 接口需要连接到 SoC,而辅助器件的 SCL 和 SDA 连接到 GND。 在此配置中、辅助器件上不进行诊断。 您的客户是否需要监控辅助设备的状态?
RE:是,从功能安全的角度来看、还需要监测次级电源。
[EXCEL]在堆叠配置中、辅助器件的 SDA 和 SCL 引脚需要连接到 GND。 因此、客户将无法监控其状态。 无论如何、客户可以使用单独的监控 IC 来监控从 IC。
此致、
Excel
尊敬的 Johnsin:
很抱歉这么晚才回复。 请查看我对以蓝色突出显示的项目1的回答。
如何评估调节速度? -->您能解释一下这个项目吗? 您是指 Vout 从默认值变为新设置所需的时间吗?
回复:是,我们有兴趣了解电压变化后的调节时间。 例如、当三个器件级联为 SOC 供电时、最后一个芯片需要多长时间? 有多少个周期? 或 ms?us?
[Excel]理想情况下、所有 器件(初级和次级 IC)都将几乎同时调整 Vout、因为所有 COMP 引脚都连接在一起。 (COMP 引脚 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比较 VOUT 与 VREF 可显著影响占空比)。
如果您有开放式问题、请告诉我。
此致、
Excel
您好,Excel,
对 VCOMP 引脚的布线是否有任何要求? 该引脚连接到第二/第三级联芯片、因此布线不应太短。 如果要使用该线路、则该线路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是轻微的干扰也会影响输出电压。 我们是否真的不需要在级联的末端添加电容器或其它器件?
另外、对于第二/第三级联芯片、我们无法测试环路补偿、而且没有地方可以调节。 通过这种级联设计、我们仅调试第一个芯片、如果存在参数更改、则其他两个芯片也会进行调试。
Tks!ć
您好、Chunyang:
您是对的。 次级转换器的 COMP 布线需要得到注意。 PCB 引线应尽可能短、并远离嘈杂或开关节点或引线。 从/级联转换器的 COMP 和 GOSNS 引脚上的10pF 用于 抑制外部电路的高频噪声。
我认为如果客户愿意、仍然可以检查辅助器件的环路稳定性(请参阅下图)。 当然、如果主器件稳定、辅助器件应具有相似的环路稳定性。
我希望我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此致、
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