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CSD19538Q2:开关时在低电流下具有高功耗

Guru**** 23824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CSD19538Q2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278806/csd19538q2-high-power-dissipation-at-low-currents-while-switched

器件型号:CSD19538Q2

您好!

我使用 CSD19538Q2作为控制螺线管的低侧开关。 我正在使用 MCP1416栅极驱动器驱动它、该驱动器可以在1.5A 峰值电流下拉/灌、驱动电压为12.9V、PWM 频率为24kHz、输入电压为32V。

在300mA 的线圈电流下、FET 应仅耗散几十 mW、但看起来发热至>70度。 我已经尝试将 PWM 频率调低至4kHz、最终温度相同。

下面是原理图的相关部分、最初我在栅极上有一个10R 电阻器、但将其替换为0R 并无影响。

我不确定为什么 FET 的功耗比预期的要高、非常感谢您提供任何帮助。

此外、还附加了 FET 栅极的开关波形和漏极的开关电压。 所有捕获均在栅极电阻为0r 的24KHz、线圈电流为0.35A 时完成。

栅极开关打开:

栅极开关关闭:

开关关闭时的漏极电压:

开关打开时的漏极电压: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Keshav,

    感谢您关注 TI FET。 在您的测试条件下、CSD19538Q2好像变得很热。 我将需要其他信息来尝试帮助您解决此问题。 如何在何处进行温度测量? 板上是否有靠近 FET 的其他器件可能会使其发热? 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捕获漏极电流波形? 从 VBUS 到 GND 是否有足够的电容? FET 主要有两个功率损耗分量:由于流经 FET 的 rms 电流而产生的导通损耗和 FET 开启和关闭时的开关损耗。 这也存在栅极驱动损耗、但这将在栅极驱动器 IC 和栅极电阻器中耗散。

    此致、

    约翰·华莱士

    TI FET 应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John:

    我正在使用 FLIR 热像仪、但我旁边确实有板载器件来执行温度测量。

    反激式二极管(RB068MM100)和16V 齐纳二极管靠近 FET、正在传导线圈的衰减电流并使磁场更快地崩溃。 我将尝试绕过这个齐纳二极管、因为它可能是另一个主要的热源。

    我有一个10uF 100V 陶瓷电容器、直接在 VBUS 上。 但过流保护 IC (MAX17527)前、有一个额外的47uF 电解电容器和另一个10uF 陶瓷电容器。

    以下是 FET 的本地布局的快照:



    遗憾的是、我无法轻松地在漏极和节点之间插入分流器、线圈和反激式电路在此处相连。 或 FET 的源极接地。

    感谢您的帮助、我将在绕过齐纳二极管后根据我的发现编辑此帖子。

    编辑:

    在绕过齐纳二极管后、电路的运行温度要低得多。 齐纳二极管可能会变热、而由于它靠近场效应、看起来 FET 会变热。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Keshav:

    感谢您提供更多信息。 齐纳二极管可能会变热并向 FET 传导热量。 它们在 SL1处进行电气连接。  这还提供了到 FET 漏极焊盘的热路径、它是热量流入/流出器件的主要路径。 我知道在不影响电路性能的情况下测量电流并不总是容易的。

    谢谢。

    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