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DA4VH-Q1:MMALIB:全连接偏置层 — 测试用例参数

Guru**** 241888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rocessors-group/processors/f/processors-forum/1534294/tda4vh-q1-mmalib-fullyconnectedbias-layer---test-case-parameters

器件型号:TDA4VH-Q1

工具/软件:

你(们)好 我对测试案例 PRM 有一些问题、

// 静态 MMALIB_CNN_fulllyConnectedBias_Ixx_Ixx_oxX_testParams_t testParams[]=
//  {
//   静态、                      //测试模式
//   staticRefInputX_test3000、             //输入特性映射
//   MMALIB_INT8、                    // datatypeX
//   staticRefInputH_test3000、             //预处理过滤器
//   MMALIB_INT8、                    // datatypeH
//   staticRefInputBias_test3000、            //偏置矢量
//   MMALIB_Int32、                   //偏倚的数据类型
//   staticRefInputScale_test3000、           //缩放矢量/标量
//   MMALIB_INT8、                    //数据类型缩放
//   staticRefInputShift_test3000、           //移动矢量/标量
//   staticRefOutput_test3000、             //输出特性映射参考
//   MMALIB_INT8、                    //输出数据类型
//   NULL、                       // DynamicRangeMin
//   NULL、                       // DynamicRangeMax
//   64、                        //图元映射的高度
//   1280、                       //图元映射的宽度
//   1600、                       //特征映射跨度
//   1280、                       //内核矩阵的高度
//   128、                        //内核矩阵的宽度
//   81920、                       //内核矩阵的跨度
//   64、                        //输出矩阵的高度
//   128、                        //输出矩阵的宽度
//   128、                        //输出矩阵跨度
//   MMALIB_SUATUATION、                 //激活类型
//   0、                         //参数化饱和最小值
//   0、                         //参数化饱和最大值
//   MMALIB_SUCCESS、                  //预期状态;
//   MMALIB_DYNAMIC_RANGE_DISABLE、           // enableDynamicRange
//   MMALIB_DYNAMIC_RANGE_NOINIT、            // initDynamicRange
//   MMALIB_quant_per_kernel、              //量化方法
//   MMALIB_TEST_OUTPUT_MSMC、              //输出数据位置
//   1、                         //数字 重复次数
//   0、                         //内核矩阵的预处理标志
//   3000、                       //测试 ID
//  };
关于测试、我不了解功能输入矩阵的跨度和输出矩阵的跨度。 与 MMALIB FC 图层指南中的图一样、我可以理解预处理后该重量矩阵的跨度。 但关于 X^T 和 Y^T 矩阵(在和输出矩阵):它如此模糊。 那么你们能为我详细解释一下上面的单个参数吗?
Tk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我可以询问本次调查的目标/目的吗?  不支持 TIDL 上下文之外的 MMALIB 内核/函数调用(即我们不支持客户直接调用用于 AI 的 MMALIB)。  全连接操作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输出的存储器管理、这由 TIDL 进行处理。  因此、针对 fullyConnected 的访问计算是通过 TIDL 完成的。

    此致、

    Will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的目标是改进该层本身。 所以我只想深入了解 MMALIB 如何处理这些参数、以及如何调整输入和重量并将其放入系统存储器。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 TIDL、您能否为我们制定一些指导原则、从 1 个模型中、我们可以转换并检测哪个层在 A72 上运行、哪个层在 C7x 上运行?
    Tk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Will:
    关于问题:我只是想知道、从 TIDL 中的工件中、我是否可以提取传递到每一层的参数?(例如 FC 偏置层的测试用例)?
    或者是否有任何工具可以解析我训练过的模型的输出以了解每个参数?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Khoi:

    如果问题特定于从 TIDL 传递到 MMALIB 的参数、则没有用于检测此信息的工具或方法。  如果问题不同、请还将这个具体问题发布一个新的 e2e、以便将其定向到相应的人员。

    此致、

    Will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好的、  
    感谢您的帮助、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