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ITU 产品

Guru**** 2482105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rf-microwave-group/rf-microwave/f/rf-microwave-forum/922001/itu-product

您好!

如何为 EMI 测试定义发射频率? 我认为大多数电子器件、对于 FCC 和 CE 测试、它们以30Mhz 至6GHz 的发射频率为基准。 小于或高于此频率不会有害吗?

谢谢。

Vignesh.M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Vignesh:

    对于辐射发射测试、扫描测试中可能包含低至~150kHz 的频率。 然而、低频时钟会在该带宽的较高频率下产生 EMI。 要扫描的带宽将取决于您测试的符合性的特定标准

    此致
    通道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Vignesh、

    我对 Lane 的回答有一些跟进、更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点。

    ITU 的建议通常提及 CISPR 标准、例如 CISPR 32:2015 (最近纳入了 CISPR 22:2008)、该标准历来仅检查了高达6GHz 的发射频率(但也有其他标准、例如 FCC 第15节、其中包括根据设备类别进行的高达40GHz 的评估)。 有关这些发射测试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ti.com/lit/wp/slyy142/slyy142.pdf

    过去、在6GHz 以上运行的标准消费类设备很少。  理论上、较高频率的发射可能会引入噪声折叠问题、但无论如何、较低频率的测试都可以看到任何噪声折叠效应。  敏感测量设备通常包括抗混叠滤波器以消除带外干扰、并且易受>6GHz 干扰信号影响的设备直到最近才出现、这种情况不足以保证进行严格的监管监督、 或以防止一般干扰的方式部署的其他设备、例如空场中的卫星链路、空沙漠中的无线电望远镜或指向大气的雷达系统、其战略位置可避免商业通信的干扰。

    然而、随着卫星媒体系统的改进、5G 网络分配的频谱比传统4G 系统更高、等等、电信公司几年来一直指出、现有的发射标准不涵盖未来系统的合理频率范围。 这是标准机构的一个活跃且不断发展的工作领域、预计 FCC 第15部分将采用高达40GHz 的发射要求、还必须定义40-100GHz 的一些要求。  在 ETSI 5G 技术讲座演示中可以找到标准更新的现代注意事项的一个很好的示例、特别是在该链接中来自华为和 Nokia 的演示。

    总之、对于大多数消费类器件而言、较高的发射频率过去可能会被视为不太有害、但将来肯定会更有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的历史片段中、问题已经被发现、但 CISPR 至今尚未制定新标准。

    对于低于30MHz 的频率、有几个因素会导致对这种低频频率的重视程度降低:

    • 低于30MHz 的光波长大于10m、需要相对较大的天线才能从发射源中看到显著增益
    • 适用于高频系统的反向距离规则在低于30MHz 的范围内变得更加复杂、很难创建预测性发射限制、从而能够在任意距离充分捕获器件发射曲线
    • 如果系统发出或吸收低于30MHz 的噪声、则更有可能是传导发射
    • 由于通道尺寸小且带宽低、因此很少有系统仍然使用低于30MHz 的通信载波

    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必须与长波无线电互操作的汽车系统、旧的模拟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少量具有足够长导线长度的其他系统、以充当低于30MHz 的天线或对低于30MHz 的无线通信的特定需求。 在这些有限的情况下、会应用更严格的要求。

    总之、物理局限性、低可用带宽和更有可能发现低于30MHz 传导发射问题的现有测试相结合、将低于30MHz 的辐射发射测试的需求限制在少数几种具体且易于理解的情况下进行。

    此致、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非常感谢您的清晰解释。

    此致、

    Vignes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