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CC1352P7
工具/软件:
尊敬的 TI-Team!
在 CC1352P7-1 的数据表中、我知道存在三个 CPU:
用于应用程序和上层堆栈的 Cortex-M4F
2. Cortex-M0 用于较低层堆栈(物理层)
3、传感器控制器
所以我是这样理解的、Cortex-M0 承担 PHY 的责任(调制和解调)。 我尝试了带有边界路由器和 CoAP 节点的 Wi-SUN 示例代码。 在代码中、我可以看到未为 ns_CoAP_node-code 定义 WISU_NCP_ENABLE、而是为 ns_br-code 定义。 对于本示例中未使用 Cortex-M0 的节点、这是否意味着? 然后如何实现物理层、使用 NCP 或不使用 NCP 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为什么边界路由器和 CoAP 节点的配置不同? 您能在此处概括介绍一下吗?
非常感谢!
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