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CC1352P:有关优化具有大量传感器节点的 TI-15.4网络的应用手册

Guru**** 235076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SYSCONFIG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wireless-connectivity/sub-1-ghz-group/sub-1-ghz/f/sub-1-ghz-forum/1471618/cc1352p-application-note-for-optimization-of-ti-15-4-network-with-large-number-of-sensor-nodes

器件型号:CC1352P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SysConfig

工具与软件:

您好!

多年前、我偶然发现了一份应用手册、该手册详细介绍了如何设置基于 TI-15.4堆栈构建的大型网络的所有类型的参数和测试结果。 当我尝试再次访问本应用手册时、不知何故、没有找到该手册。 有人可以提供一个指针吗? 此外、最好看到与 simplelink 15.4 stack 相关的所有应用手册列表。

谢谢!

ZL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想我可能把 Z-Stack 上的应用手册弄混了。 我想知道15.4 Stack 上是否有类似的应用手册。 我对如何正确设置以下3个条目特别感兴趣:

    -DMAC_CFG_TX_DATA_MAX=16
    -DMAC_CFG_TX_MAX=40
    -DMAC_CFG_RX_MAX=16

    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数、以及轮询间隔。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ZL:

    遗憾的是、有关如何调整 TI15.4 Stack 参数的信息没有特定的应用。

    1.您能解释一下您希望实现哪种行为吗? 然后我们可以一起完成 SysConfig 设置。

    2.在哪里可以找到您分享的参数,为什么要修改这些参数?

    此致、
    等等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Lange 先生:

    感谢您的答复。

    我对如何调整 TX 队列大小特别感兴趣。 我们将轮询间隔从默认的2秒更改为60秒、TX 队列大小更改为以下内容:

    -DMAC_CFG_TX_DATA_MAX=16
    -DMAC_CFG_TX_MAX=40

    我假设这样的设置适用于多达50个传感器节点的网络。 但测试似乎正好相反。在一个具有20个传感器节点的网络中、最后加入的传感器节点将不断进入孤立状态、无法从收集器节点接收任何数据。我怀疑这与 TX 队列始终满有关。

    我的问题是、有没有公式可以根据轮询间隔和传感器节点的最大数量来调整 TX 队列大小?

    由于 RAM 可用性有限、我假设 TX 队列大小有多大的上限。 否则、我们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设置:

    // 30 times of default because polling interval increased from 2s to 60s
    // Max number of sensor nodes remain the same as default 50
    -DMAC_CFG_TX_DATA_MAX=60
    -DMAC_CFG_TX_MAX=150

    此致、

    ZL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ZL:

    我强烈建议您保留默认队列大小、只要您不尝试对大于队列的消息进行排队。

    要计算所需的轮询间隔、需要根据报文大小和 PHY 速度计算报文传输时间。
    然后、您可以计算出向每个传感器发送消息的频率。

    如果您可以为我提供您的 PHY 速度和所有持续通信所需的消息大小、我可以帮助您正确设置参数。

    此致、
    等等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Lange 先生:

    我假设 TX 队列大小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发送的消息数。 对于收集器、这意味着等待休眠式传感器节点轮询数据。 这与每个消息的长度(因此是 phy 速度)有什么关系吗?

    总之、我们使用的 phy 速度是50kbps 2-GfK。

    谢谢!

    ZL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ZL:

    很抱歉耽误你的时间。

    一般而言、您需要考虑排队的每条消息都会需要一段特定的时间(取决于 PHY 速度)才能发送。 您使用 轮询 间隔定义的窗口应该足够长、以便可以发送该消息。 现在连接了50台设备、并希望向所有50台设备发送消息时、您需要确保每个人都有一个窗口。

    每次触发报告或轮询时、只会发送一条消息。 这就是为什么您需要确保数据的排队速度不会超过发送数据的速度。

    此致、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