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CC3551、 LP-EM-CC35X1、
工具/软件:
尊敬的 TI 专家:
今天的问候!
我们目前正在基于开发定制硬件解决方案 CC3551ENJARSHR 并感谢您在以下方面提供指导:
1.双电源管理 (1.8V 和 3.3V)
根据数据表、该器件需要 1.8V 和 3.3V 电源来支持内核和接口块。 但是、我们的终端客户只能提供 单个 3.3V 输入 外部。
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计划生成 内部为 1.8V 电源轨 固定输出 LDO 降压转换器。
-
VIO1、VIO2 和 VPA 直接连接到 3.3V。
-
全部 内核逻辑和接口(即 VDDSF) 将通过 LDO - 1.8V 供电。
请确认 建议的输出电流额定值 1.8V LDO 来确保 CC3551 可靠运行?
2.天线选择指南
我们正在考虑的是 SMD 天线 或 PCB 引线天线 、具体取决于在哪些方面提供了最佳的折衷 性能、成本和紧凑性 。
您能否建议采用的建议天线类型、以实现最佳平衡 射频性能、成本与尺寸 特别是对于 空间受限 设计?
3.后门/引导加载程序入口 (UART)
我们要确认 默认后门/引导加载程序入口引脚配置 在 A 上 Fresh/factory CC3551 IC (即开箱即用,在刷写任何用户固件之前 — 默认的引导加载程序 UART 引脚和后门引脚)。
请确认 默认引导加载程序 UART 端口 、 引导加载程序/后门 引脚编号和逻辑电平 需要通过 UART 启用引导加载程序模式。
4.基于 UART 的生产编程支持
我们计划启用该功能 基于 UART 的生产编程 。
请分享详细信息或参考 建议的 UART 编程过程 、包括任何 TI 提供的脚本/工具 生产刷写流程。
期待您的专家意见、以便继续进行可靠、高效的硬件实施。
此致、
Harinder Sin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