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DMA中断可以设置是reansfer开始或结束时产生,默认为开始时。
数据搬运与中断本身没有关系,只要触发DMA的条件满足就开始搬运,所以应该是进中断时就启动。
如果是这样,那就取决于你需要搬运的数据有多少,如果能在进入中断前搬运完成,大概是16个cycles(http://processors.wiki.ti.com/index.php/Interrupt_FAQ_for_C2000#ISR_Latency),当然就可以校验,否则就会存在问题。
另外一点,我们讨论的是默认的情况,也即在数据搬运开始就进入中断,你完全可以设置为数据搬运结束产生中断,那这就不是问题了。
第一点很容易可以测试一下,在搬运开始触发一个信号,进入中断再触发另一个信号,同时在示波器上抓出来对比一下,应该是有不同的。
后面的描述在手册的哪一段?
那你说的对,但只有在ping-pong buffer scheme with continuous mode时才是,你确定也一定要使用这种模式吗?
是的,是为了两才不冲突,具体使用参考你上面提到的那一章节,就是使用active和shadow的Source/Destination Address Pointers和Source/Destination Begin Address Pointers.
如果不使用,CPU和DMA同时访问同一RAM,则DMA优先级高,具体参考4.2 For All Other Peripherals/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