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像2808/28335这样的器件datahseet中都给出了ADC的ENOB=10.9位,SINAD=67.5dB,这两个是一回事,给一个即可,公式:SINAD=6.02*ENOB+1.76
但是28035和28069的datasheet中没有标这两个数据,请问一下实际数据大概是多少?能不能到10位?
我实际测试发现28069的ADC跳动很大,测试方法如下:
ADC配置为:CLKDIV2EN=1选择45M时钟,ADCNONOVERLAP=1关闭OVERLAP模式,Sample和Convert独立。
ADCREFSEL=0选择内部Bandgap,3.3V供电使用LDO
使用某个SOC通道采样1.5V干电池电压,ACQPS=6,电池电压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恒定的,内阻足够低,并且排除纹波等干扰情况。
使用ePWM1触发AD转换,6.4k采样率,即1s采样6400个数据,统计这6400个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偏差1s更新一次。
实际测试发现:
实际1.5V干电池的电压1秒的短时间内是非常稳定的,也没有纹波,但是28069的ADC采样跳动仍然超过20个LSB,大部分时间在24个LSB。
尝试将对应SOC的ACQPS设置为44,跳动仍然超过20个LSB,没有影响。
同样的方法在28335上测试,采样值的跳动只有10~12之间,比28069要小一半。
同一块板卡上的AD7606采样,同样的一节干电池电压,0x14B0,从数据看也就是最后一位偶尔跳动,1秒内的最大和最小值偏差在1到3个LSB之间,大部分时间是2个LSB,偶尔会有3个LSB。
软件初始化时调用过ADC_cal函数,也调用过AdcOffsetSelfCal来校正offset error。为何采样值跳动还是这么大?超过20个LSB。
造成这个采样值跳动的大概原因是什么呢?INL还是gain error?还是offset error?主要受哪个指标影响的?
我理解的INL应该关系不大,因为干电池电压确定,采样点是确定的,和线性度关系不是很大。
gain error似乎关系也不大,同样是因为干电池电压确定,采样点是确定的。至于基准温度漂移之类也没什么关系,1秒的时间内温度几乎不可能有变化。
那么就剩offset error了,我只在上电以后调用AdcOffsetSelfCal校正了一次offset error,文档中提到周期性校正,但是没找到具体实例,这个offset error变化的速率大概多少?如果1秒内没有变化,那么应该不会对我的测试结果有影响。
既然Piccolo的datasheet不写ADC的ENOB和SINAD,那肯定是因为指标不好看,实测ENOB也就是9.9位撑死了,远比不上2808和28335,可能比2812稍微好一点点。
英文版e2e发不了,提示需要公司邮箱。
To post on the TI E2E design support forums, you must have a valid company email address in your myTI account.
If you have a valid company email address, please update your account by following the steps in this FAQ. You may experience a delay before TI can update your new email address to all necessary systems. Please wait five minutes before trying to log in to the TI E2E design support forums again.
是的,英文E2E论坛确实需要公司邮箱。
如果您没有公司邮箱的话,您可以直接把您想问的问题发在中文E2E上,我们帮您在英文E2E上来发帖。
我建议您把您想问的问题用英语直接发出来。这样会使我们的工作更高效;也会避免我们在理解及翻译的过程中产生偏颇,可以更精准的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