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您好,我使用ti 28377D芯片官方IDDK电机控制项目的时候遇到问题
在抱轴阶段,设定电角度为0,采集A相B相电流,并经过Clark变换、Park变换,使用PI控制Id=0.1,Iq=0,输出经过逆Park变换和SVPWM
当生成的A相PWM控制A相开关管、B相PWM控制B相开关管、C相PWM控制C相开关管时无法正常闭环且电流非常大
生成的A相PWM控制C相开关管、B相PWM控制A相开关管、C相PWM控制B相开关管就能正常运行
生成的A相PWM控制B相开关管、B相PWM控制C相开关管、C相PWM控制A相开关管也能正常运行
已经确认A相PWM与所采集的A相电流在硬件上是对应的,我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可以帮忙解答吗?
在传统和理论上,您在3/2转换中是正确的,相位A与alpha轴对齐,由此产生的EPwm1Regs对应于相位A。然而,此代码库使用不同的轴进行DQ转换,因此在脉冲宽度映射上造成了这种差异
您好,在代码库中,3/2转换似乎是相位A与alpha轴对齐,如何理解您所说的代码库使用不同的轴进行DQ转换
如果您使用完全相同的硬件,您可能会发现电流感应仅对V和W相进行采样,并且不管它是SDFM感应还是LEM感应,相位V (而不是相位U)与 α 轴对齐。
这与通用电机实验室解决方案中的FOC实施有所不同,其中相位A/U设置为与 α 轴对齐。
IDDK硬件示意图
3/2使用SDFM感应转换
3/2变换LEM感应,"cura_PPBRESULT"是相位V的ADC结果,可在fcl_initADC()和configureADC()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