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G3522R030
我仿照TIDA-010938参考设计的AC-DC部分设计了一个单相逆变器,在并整流(PFC)的电压电流双闭环实验中,启动的浪涌电流较大。
我想知道TI的研发人员在设计TIDA-010938时,设计的启动策略是怎样的(并网逆变与并网整流)?我的EMI电路和参考设计的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部分元件型号
下图是我进行整流的双闭环实验中的波形,启动时的浪涌电流较大

我仿照TIDA-010938参考设计的AC-DC部分设计了一个单相逆变器,在并整流(PFC)的电压电流双闭环实验中,启动的浪涌电流较大。
我想知道TI的研发人员在设计TIDA-010938时,设计的启动策略是怎样的(并网逆变与并网整流)?我的EMI电路和参考设计的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部分元件型号
下图是我进行整流的双闭环实验中的波形,启动时的浪涌电流较大

您好
我认为数字有遗漏,但我觉得我们讨论的是涌流电流——如果我理解有误,请纠正我。
若讨论浪涌电流,其可能源自与继电器并联的PTC元件。
当继电器断开时,电网最初通过PTC连接,随后继电器闭合。此时PTC已通电发热并呈现较高电阻,随后立即被低阻抗路径(继电器)所替代。
此时,电网电压与电容器电压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涌流。
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连接到电网后立即启动继电器,同时在电网电压过零时再启动一次继电器
另一种方案是优化中继器的位置(将其置于CX电容之前)。根据使用场景和应用需求,还需对电路板进行相应优化。
你好,我不太明白“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连接到电网后立即启动继电器,同时在电网电压过零时再启动一次继电器“这个方案,继电器如何启动两次?对于”一种方案是优化中继器的位置(将其置于CX电容之前)“的方案,将继电器置于CX电容之前,是指的靠近电网侧那边吗?(我的EMI电路中继电器就是在靠近电网侧那边)
我后来也发注意到了网侧电压和电容器电压存在差异性问题,在新的启动方案中,我提前一个工频周期闭合继电器,此时电网电压通过低阻抗路径(继电器和LMG3522R030)与电容器连接,此时LMG3522R030器件工作在不控整流模式。一个工频周期后,在网侧电压过零点进入闭环系统,开始给LMG3522R030器件驱动信号。此时依旧有较大的浪涌电流,启动波形图如下(输入电压有效值30v,负载500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