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辈们:
最近在调试BQ34z100-G1 这个芯片,因为周围没有FAE支持走了不少弯路,通过查阅资料现在依然还有一些困惑。上周末刚做完Chem-ID学习得出了和电芯接近的ID,周一和周二根据SLUA334B对Qmax和Ra做了两天的优化,MaxError和Update Status已经更新完毕了,现在问题来了:
1、如果把SLUA334B这个文件的步骤做完,下一步就到了第三大步 Final Steps Before Exporting bqTester Binary Data-Flash Image (*.ROM File) 了,那么第5点中 Write a .senc file with the correct chemical ID to clear the hidden data-flash constants.这里的.senc究竟该取自哪里呢? 我用的是EV2300+BQstudio+自己画的PCB。
2、另外一篇2015年发布的文章SLUUBC9 Simple Guide to GPC Golden GG Maker Tool,这个和上面的SLUA334B区别在哪里呢? 这个文章里面的测试步骤不同于之前learning cycle里学习Qmax的步骤,并且这里也没有提及需要IT_Enable这个步骤,那么如光光按照这个文档的步骤来而没有做SLUA334b 的试验,Qmax是否已经被学习到了?我一直在纠结接下来生成Image文件究竟以哪个为准,想继续做完SLUA334B的实验步骤可是不知道.senc文件从哪里来,如果放弃转而做这篇文章里的试验,那么之前导出的.gg.csv文件还有用吗?
3、SLUUBC9这个文件如果也可以制作出Golden GG文件,那么用两个方法获得的GG哪个更准确呢?
很急还请高人为小弟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