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atasheet说明,穿越频率以内时由误差放大器输出端COMP引脚的补偿电容和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产生主极点,输出电容和负载电阻产生次极点,补偿电阻和补偿电容形成补偿零点用来补偿输出端的极点。
穿越频率处的相位按照上述补偿关系应该为90度左右。高频零极点可以忽略。请问是否datasheet上面有补偿极点没有说明?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根据datasheet说明,穿越频率以内时由误差放大器输出端COMP引脚的补偿电容和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产生主极点,输出电容和负载电阻产生次极点,补偿电阻和补偿电容形成补偿零点用来补偿输出端的极点。
穿越频率处的相位按照上述补偿关系应该为90度左右。高频零极点可以忽略。请问是否datasheet上面有补偿极点没有说明?
Hi
只提到modulator pole, 但是感觉整体描述确实不是很清晰,电源设计环路补偿是一个很麻烦很难理解的部分,即便仅仅是跨导补偿这一块。
不过如果只是计算的话,你可以根据datasheet设计案例来做。
实际仿真的话穿越频率处的相位裕度为40-60度左右的。那请问是否接近穿越频率处有个极点被模型化设计的时候忽略了?
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按照datasheet的零极点位置说明,穿越频率处相位裕度接近90度,而datasheet给出的仿真图像裕度接近60度。零极点如何对应这60度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