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个星期的navigator,遇到不少问题,得到Ti工程的及时解答,这儿再次表示感谢!
虽然我目前对nqvigator还没有弄明白,但有点我是想说的是:其实navigator没并是很复杂,只不过是Ti自行设计了这样一个数据交换、传输协议,很多名词、硬件结构又不进行交待,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难于搞清楚。对于这一点我至今不明白Ti是出于什么目的。昨天在E2E看到“Documentation for C6678 queue interrupts”的一个帖,其上写道:
“So far, all the examples I have found either hide everything interesting in numerous layers of software or are doing incredibly complicated things.”
“ Everything seems to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separate physical components rather than the often simpler operational structure, the very thing that is needed to use the hardware system.”
“All it would need is a single one-page diagram for each logical system (made up from multiple hardware components) and many of these issues would become clear.”
深有同感!
结合我近四个月对Ti的C6000多核器件资料的阅读,有这么一个感觉:
(1)为了获得某一个方面的信息,需要参考多个文档,因而不把所有的文档过一遍是很难进行有效开发的。因而建议Ti应根据应用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文档也应按照这样一个规律。不然对新手要求的门槛太高。另外所有信息的资料则可以配一个手册文档进行查阅就可以了。
(2)所有文档上插图太少,这个图是指功能结构框图,因为通过图的方式可以给人传递更多的信息。建议在文档中插入更多的框图说明。
(3)对于Ti专有的功能模块:如Navigator则应详细说明。其中很多名词与一般工程技术中的名词使用也不完全相同,Ti在这方面也没有作出说明,如packet与buff等。看到今天我也没有完全搞清楚navigator的功能模块。
可以这样讲:即使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想在C6000多核这方面入门也是非常难的。
C6000多核想在通信中大部分取代高端FPGA,让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尽快入门是很重要的,希望Ti在这方面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