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AWR2243: 关于两片级联从芯片信号异常的问题

Part Number: AWR2243

TI专家好

我们当前想基于两片AWR2243级联+TDA2做射频板的测试验证及整板的数据采集分析,当前通过studio可以正常下载相关固件和参数配置以及做数据的采集,但是分析采集的数据发现主芯片工作是正常的,但是从芯片好像工作有点异常,在目标存在时,主芯片通道有明显的目标尖峰,而从芯片看不到目标峰值,像是没有正常的信号收发,如下图:

主芯片:

       

       

从芯片:

      

     

此外我们还用matlab单独分析了采集到的ADC数据,对比了下RD map图(与上述采集的数据场景不完全一样,但是现象是一样的),如下,figure1是芯片TX0发芯片RX1收,这个应该是正常的;figure13是芯片TX0发芯片RX1收,这个信号功率明显低很多,而且几乎看不到目标峰值,其他的从芯片发主芯片收和从芯片发从芯片收都是这样类似的结果,只有主芯片发主芯片收才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从芯片的发射和接收当前看着都是有点异常的,但是固件和参数配置都是成功的,我们怀疑是不是下面图2中从芯片没有FM_CW_SYNCIN信号(以及SYNC_IN)的输入导致收发通道没有信号发射和接收而引起的从芯片异常,请问如果是本振20GHz信号没有输入到从芯片导致的问题,此处有没有办法去做进一步的验证确认呢,以及应该如何去做修改呢(功分网络啥的有异常?)?

在上述问题基础上,我们试图直接将主芯片处的时钟接入从芯片(不通过主芯片分路给从芯片,当前主芯片时钟也没有断开),想看下单独从芯片是否能正常工作,想请问下此处是否可以直接配置选择从芯片进行固件下载和参数配置,我们当前选择Master和Slave1或者直接选择Slave1都有点问题,麻烦帮忙看下此处从芯片异常相关问题。

非常感谢。

  • 你好,

    能否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获取从片的LO输入功率是多少?

  • 在上述问题基础上,我们试图直接将主芯片处的时钟接入从芯片(不通过主芯片分路给从芯片,当前主芯片时钟也没有断开),想看下单独从芯片是否能正常工作,想请问下此处是否可以直接配置选择从芯片进行固件下载和参数配置,我们当前选择Master和Slave1或者直接选择Slave1都有点问题,麻烦帮忙看下此处从芯片异常相关问题。

    我之前尝试过只使能master和其他一个slave是可以工作的。

    抱歉,我现在手上没有硬件,不能做更多的尝试。如果仍然需要帮助,建议你去英文e2e.ti.com询问。

  • 您好,

    我这边基于Cascade_Monitoring_Example.lua,利用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0, 0)命令得到的主从芯片Monitoring Report如下: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0.0, 0, 383421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0.0, 0, 253361

    对比了下AWR2243: 20Ghz LO power level measurements - Sensors forum - Sensors - TI E2E support forums此贴的信号监测,我这边读到的值是不是有点问题,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各个位有含义说明吗?

    谢谢。

  • 你好,

    在mmwave stuido 的lua shell里help一下就可以获得API的详细信息。

  • 这个I是输入的、O是report输出的对吧,这个比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读到的少一位数据呢Joy,我上面读到的那个值感觉有点问题,咋都是0呢Joy

  • 你好,

    默认的mointor lua的这个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为0,是没有开启20G监控的。你需要修改一下配置。

    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0, 0)

    能否尝试修改为下面的代码测试,不清楚这样单独设置打印是如何的,不行你就所有度输出检测sync_in的,然后所有输出sync_out的信息。 

    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1, 32, 0)

    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2, 16, 0)

  • 不好意思,请问这个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0, 0)第二个值的门限是由右图那个SYNC_20G_MIN_THRESH[b23:16]和SYNC_20G_MAX_THRESH[b15:8]判定的吗?第三位Reporting Mode设置0不是不做门限监测吗,这个如果修改的话门限该如何设定呢?

    当前想基于开发板硬件做对比,将ProfileIndex改成256,没有报错,但是按照Cascade_Monitoring_Example.lua读出来的四芯片的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还是不太对(第二图),请问这个API的命令配置哪里设置还不对吗,它这个命令跟DFP里面命令说明有些区别,LUA脚本里面的API命令配置不是按照DFP里面的说明配置的吗?有没有关于MonitoringReport的完整的API配置说明呢?

    谢谢。

  • LUA脚本里面的API命令配置不是按照DFP里面的说明配置的吗?

    你好,

    LUA里的mulit命令是配置4个芯片的命令,是PC下发给TDA2,TDA2再配置的,所以和DFP的API会有些区别。所以LUA help和DFP文档要对比参考一下。

    目前根据LUA help的信息配置出错,建议你去英文e2e.ti.com上询问一下原因。

  • 好的,谢谢,那这个如果要直接通过DFP的命令配置查看射频参数性能是不是要用比如mmwavelink_monitoring.exe去查看呢,Studio上的Monitoring Report的命令是不是就是基于DFP的命令配置的,在studio上可以查看吗,有没有相关说明呢?

    谢谢。

  • 你好,

    单片的板子的配置和DFP一致。

  • 您好,

    我们拿频谱测试了下这个本振信号,是有本振信号输出的,这个本振信号应该是对的,并且拿探头测试对比了下四片的开发板,跟内部两片的雷达板结果相似,请问这个跟后续主从芯片的帧同步信号这些有关系吗,还可能有其他哪些地方会影响从芯片的正常工作呢,谢谢。

    点频:

    扫频信号:

  • 并且拿探头测试对比了下四片的开发板,跟内部两片的雷达板结果相似

    请问对比测试的是从片的输入侧么?从芯片内部读取输入的LO的幅值更为准确。

    如果板上的天线设计或者生产有问题,也有可能导致接收的问题。

  • 您好,

    这个探头可能并没有非常准确的说测的从芯片的输入侧,但是确实有看到本振信号输出,如果有异常的话应该看不到相应的信号吧。

    此外,我们拿示波器测了下SYNC_OUT/IN,如下,请问这个脉宽会有影响从芯片信号的正常收发吗,我看datasheet里说最少是25ns,我们板上这个信号偏小一点。

    谢谢。

  • 如果有异常的话应该看不到相应的信号吧。

    到达从片的LO信号过弱,也是不行的。还是读取寄存器更准确。

    我们板上这个信号偏小一点。

    问题不大,你可以对比TI 4片级联的相关信号。

  • 您好,

    之前基于默认的Cascade_Configuration_MIMO.lua和Cascade_Monitoring_Example.lua修改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256, 0)读到的四片开发板的LO信号功率如下: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5, 0, 311460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1.0, 0, 183622

    DeviceId [2]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1.0, 0, 183721

    不同次读取会出现DeviceId [2]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12.5, 0, 184121

    DeviceId [3]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1.0, 0, 183821

    这个差异是不是有点大,是不是读取的哪里有问题?

    基于这个Cascade_Monitoring_Example.lua修改为两片的配置,其他相同,读取我们内部两片的级联板LO信号功率非常小,主从芯片差异也较大,感觉有点问题,想确认下这个读取的命令哪里有没有问题啊,或者有没有其他哪里的配置没注意到需要修改的吗?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4.5, 0, 32638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64.0, 0, 26340

    谢谢。

  • Kun,

    这个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函数我没有使用过,我现在手上也没有板子尝试。

    我之前让你去英文论坛询问一下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这个API的参数和使用方法你问了么?有什么反馈?

  • 您好,

    他也说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256, 0)需要修改才能开启LO的功率监控,他那边说可以,我对这个LUA里的函数和API的命令不太熟悉,跟DFP也有些差异,不确定其他哪些地方是不是还需要做修改,读出来的功率值感觉不太对;

    他让看下从芯片的SYNC_OUT,这个如果通过函数ar1.ChanNAdcConfig_mult(deviceMapSlaves,1,1,1,1,1,1,1,2,1,0,2)开启的话需要设置如下Rx3En的b19是吗,这个是查看整个帧同步信号的功率值吧,本振LO信号和帧同步信号应该都是有,就是这个功率值怎么准确可靠读出来啊?

    如果说功率值确实低,主从芯片应该是一样的信号功率,为啥主芯片能正常收发,从芯片看着有点异常呢?

    MMWCAS-RF-EVM: The Monitoring Report and API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MWCAS-RF-EVM+MMWCAS-DSP-EVM - Sensors forum - Sensors - TI E2E support forums

    谢谢。

  • 你好,

    建议你在e2e.ti.com里新开一个帖子,就询问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如何使用。

  • 谢谢,这个函数已经问了。

    还想请问下当前修改这个后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256, 0),同样的波形参数配置、同样的Cascade_Monitoring_Example.lua(修改成2片的参数配置了),官方四片级联的开发板(和内部两片配置参数一样)和我们内部的雷达板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64.0, 0, 19827显示的功率值也差很多,内部的功率码值低很多,如下图,能说明我们内部两片的雷达板LO功率有异常,输出功率非常低,从而导致从芯片没有正常的信号收发吗?我看datasheet里面输入输出功率有如下要求:

    此外,读出来的这个数值是怎么对应具体的输出功率值呢?按照DFP里面说的那样乘0.5的结果吗?

    谢谢。

  • 谢谢,这个函数已经问了。

    这个讨论的链接能分享一下么?

    下面的信息可参考一下:

    C:\ti\mmwave_mcuplus_sdk_04_02_00_02\ti\control\mmwavelink\mmwavelink.h

    /**
    * @brief Monitored 20GHz SYNC_IN or SYNC_OUT signal power, signed number \n
    * 1 LSB = 0.5 dBm \n
    * Valid Range: -63 to 63 dBm \n
    * SYNC_20G_POWER_dBm = SYNC_20G_POWER * 0.5dBm \n
    * @note 1: SYNC_IN power (dBm): The conversion factor for SYNC_IN power at BGA pin, \n
    * Power_sync_in_bga_dbm = (0.85*SYNC_20G_POWER_dBm) - 10, \n
    * Refer monitor app note for more info. \n
    * @note 2: SYNC_OUT power (dBm): The conversion factor for SYNC_OUT power at BGA pin,
    * Power_sync_out_bga_dbm = (SYNC_20G_POWER_dBm) + 1, \n
    * Refer monitor app note for more info. \n
    */
    rlInt8_t sync20GPower;

  • 不好意思,那个函数还没有明确的回复我,我在mmWave Studio上配置了ar1.SetRfPmClkLoIntAnaSignalsMonConfig_mult(device_map, 256, 0)看了下Sync 20G Sig Sel,256对应bit8=1,也就是对应的SYNC_IN监视器;

    512对应的bit9=1,也就是对应的SYNC_OUT监视器;

    20GHzSyncDis(此监视器代表哪一个模块?如何判别是否正常?)和ClkOut监视模块应该也是对应Sync 20G Sig Sel某两位bit,我当前还没有具体看这两个监视器,重点关注了下20GHz SYNC_IN/OUT。

    针对20GHz SYNC_IN/OUT,当前同样的参数配置和同样的监视器设置读取方法,我们内部两片级联的板子和TI四片级联的板子(作两片配置)读出来的20GHz LO功率值确实差异很大,如下:

    SYNC_IN:

    1)TI 4片EVM(两片配置)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5/6, 0, 308263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9.0, 0, 186336

    2)内部两片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3.5/-4.0, 0, 77068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64.0/-15.5/-12.5, 0, 70079

    上述SYNC_IN功率值是否直接对应如下FM_CW_SYNCIN功率值范围,那四片级联板读出来的从芯片没有超出范围值吗?

    然后我们内部两片级联板主从信号功率值都很低,但是按照如下-6dBm的功率范围值,我理解主芯片也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主芯片能正常分析出目标信号峰值,但是从芯片确实差太多,有些异常,从而看不到目标信号峰值。

    请问据此可以说明从芯片LO信号功率值过低,导致从芯片发射和接收通道信号异常吗?

     

    同样对于SYNC_OUT:

    1)TI 4片EVM(两片配置)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8.0, 0, 260769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5/6, 0, 138355

    2)内部两片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8.5, 0, 181085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64.0/-15.5, 0, 174239

    同样上述SYNC_OUT功率值是否直接对应如下FM_CW_SYNCOUT功率值范围?

    然后我们内部两片级联板主芯片也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主芯片能正常分析出目标信号峰值,但是从芯片也差很多,有些异常,从而看不到目标信号峰值。

    这可以说明从芯片LO信号功率值过低,导致从芯片发射和接收通道信号异常吗?

    谢谢。

  • Kun,

    e2e.ti.com里已经有工程师回复你了啊

    MMWCAS-RF-EVM: The Monitoring Report and API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MWCAS-RF-EVM+MMWCAS-DSP-EVM - Sensors forum - Sensors - TI E2E support forums

    Based on your collected values it appears your board's 20G LO section is showing lot of loss(may be a soldering or fabrication issue). 

  • 读出来的这个数值是怎么对应具体的输出功率值呢?

    请参考下面的论坛讨论:

    AWR2243: 20Ghz LO power level measurements - Sensors forum - Sensors - TI E2E support forums

     the value reported in the mmwave studio is SYNC_20G_POWER_dBm.

  • 非常感谢,还想确认下,对于四片级联EVM来说,从芯片的SYNC_IN功率值9dBm不是超过-6dBm-7dBm的范围吗,然后主从芯片为啥还差了好几dBm的,SYNC_IN从芯片功率还要大于主芯片;

    SYNC_OUT主芯片又比从芯片高几个dBm;

    这个地方主从芯片LO信号功率不应该相近的吗?

    谢谢。

  • * @note 1: SYNC_IN power (dBm): The conversion factor for SYNC_IN power at BGA pin, \n
    * Power_sync_in_bga_dbm = (0.85*SYNC_20G_POWER_dBm) - 10, \n
    the value reported in the mmwave studio is SYNC_20G_POWER_dBm.

    SYNC_IN:

    1)TI 4片EVM(两片配置)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5.5/6, 0, 308263

    DeviceId [1]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9.0, 0, 186336

    从片SYNC IN:SYNC_20G_POWER_dBm=9, Power_sync_in_bga_dbm =0.85*9-10=-2.35dBm,符合spec的要求。

    * @note 2: SYNC_OUT power (dBm): The conversion factor for SYNC_OUT power at BGA pin,
    * Power_sync_out_bga_dbm = (SYNC_20G_POWER_dBm) + 1, \n

    同样对于SYNC_OUT:

    1)TI 4片EVM(两片配置)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8.0, 0, 260769

    主片SYNC OUT:SYNC_20G_POWER_dBm=8, Power_sync_out_bga_dbm = (8) + 1=9dBm,比从片SYNC IN信号能量高。

  • 谢谢,那下面的功率值范围实际上对应的Power_sync_in/out_bga_dbm的功率范围是吧?

    对比下图,我可以理解为对于20GHz SYNC_OUT主要关注主芯片的输出功率吗?此时从芯片读出来的SYNC_OUT代表啥呢?是芯片内部bga点的值吗?是不是也需要满足3-10dBm的要求?

    然后,对于20GHz SYNC_IN,主从芯片功率值不是应该差不多吗,主芯片按照SYNC_20G_POWER_dBm=5.5dBm算的话,Power_sync_in_bga_dbm=-5.325dBm,刚刚满足-6dBm要求,这个有没有风险,差异点哪里来的呢?

    并且我们内部的两片板读出来的主芯片20GHz  SYNC_IN如果-3.5/-4不是也低于spec了,这个有问题吗Joy,从我们测试验证看,主芯片基本正常的。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3.5/-4.0, 0, 77068

    麻烦再帮忙解答下,非常感谢。

  • 此时从芯片读出来的SYNC_OUT代表啥呢?

    如果直接使用DFP的API,请参考DFP相关API的文档信息。

    对于20GHz SYNC_IN,主从芯片功率值不是应该差不多吗,主芯片按照SYNC_20G_POWER_dBm=5.5dBm算的话,Power_sync_in_bga_dbm=-5.325dBm,刚刚满足-6dBm要求,这个有没有风险,差异点哪里来的呢?

    我看了一下英文论坛回复里提供的device0的SYNC IN的值是8,比你的TI EVM读出来的值要大。请问你提供给EVM的12V电源的电流是否有大于5A?

    并且我们内部的两片板读出来的主芯片20GHz  SYNC_IN如果-3.5/-4不是也低于spec了,这个有问题吗Joy,从我们测试验证看,主芯片基本正常的。

    主芯片的LO本身是自己产生的,输出给从芯片。环回给主芯片的LO主要是做同步使用的,了解外部LO delay,所以这个信号对主芯片的影响小。

  • 我看了一下英文论坛回复里提供的device0的SYNC IN的值是8,比你的TI EVM读出来的值要大。请问你提供给EVM的12V电源的电流是否有大于5A?

    有得,支持12V/6A,我再对比下。

    主芯片的LO本身是自己产生的,输出给从芯片。环回给主芯片的LO主要是做同步使用的,了解外部LO delay,所以这个信号对主芯片的影响小。

    那针对这个LO,我们主要要关注的还是主芯片的SYNC_OUT和从芯片的SYNC_IN对吧?

    谢谢。

  • 那针对这个LO,我们主要要关注的还是主芯片的SYNC_OUT和从芯片的SYNC_IN对吧?

    都要关注啊,如果主片环回的LO太弱了,级联同步也无法实现啊。

  • 那这个主芯片的功率范围也有-6-7dBm的要求吗,影响相对小的话?

    主要是我们的板子读出来的这个主芯片的SYNC_IN按照上面那样看也是非常低Joy,不清楚这个界限在哪里,但是我们测试主芯片也能正常收发,看到目标信号,方向图也正常。

    DeviceId [0] IntPMCLKLOAnalogSignalMonitoring: 1, 1, 0, 0, 0, 0, 0, -3.5/-4.0, 0, 77068

  • Kun,

    TI保证芯片功能在数据手册的范围内工作正常,其他情况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