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1642芯片,为什么实际采集的数据大小会比理论计算的数据大?
参数设置了60000帧,1个chirp,ADC采样为512,理论上数据大小应该是60000*512*16=491520000;但为什么导入matlab里面数据大小却是491520015,多了15。这是什么原因呢?
您好,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数据格式:理论计算的数据大小假设每个采样点占用16位(2字节),但实际采集的数据可能采用了其他数据格式,比如24位或32位的浮点数,导致每个采样点占用的空间更大。
2. 数据头信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头信息,用于描述数据的格式、采样率等信息。这些头信息可能占用了额外的空间,导致总的数据大小增加。
3. 数据填充:在数据存储过程中,为了对齐内存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可能会对数据进行填充。这种填充操作会增加数据的大小。
您好,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齐数据大小:
1.确定数据的实际大小:使用文件管理工具或命令行工具查看bin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2.确定每个数据帧的大小:如果您知道每个数据帧的大小,可以直接使用该值。如果不知道,可以尝试查阅相关文档、数据手册或示例代码,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该信息。
3.计算实际数据帧数量:将数据文件的总大小除以每个数据帧的大小,得到实际的数据帧数量。
4.计算对齐后的数据大小:将实际数据帧数量乘以每个数据帧的大小,得到对齐后的数据大小。
5.校验对齐后的数据大小:将对齐后的数据大小与实际数据文件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或非常接近,则说明数据已经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