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TIDA-00313
采用INA226进行电流采集,采样电阻选用15mR,误差变化较大,例如,在18V,0.9A的采样中,第一次误差5mA,第二次测量误差达到50mA;而且不同的电流值误差也不同;想请教下INA226电流采集的精度范围大概是多少?应该如何避免误差的产生?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采用INA226进行电流采集,采样电阻选用15mR,误差变化较大,例如,在18V,0.9A的采样中,第一次误差5mA,第二次测量误差达到50mA;而且不同的电流值误差也不同;想请教下INA226电流采集的精度范围大概是多少?应该如何避免误差的产生?
1.发一下你的电路图吧
2.芯片可以设定采样间隔和平均个数的 你设的是多少呢 你的应用场景下 需要多长间隔获取一次数据
您好,
您是采用高侧电流检测还是低侧电流检测?两次测量结果误差不应相差这么大,您在寄存器读写方面是不是已经验证了可以正确读写?
测量不同的电流值误差不同是正常的,在下面产品首页链接有误差分析工具,您可以使用估算下最大误差,如下截图所示:
https://www.ti.com.cn/product/cn/INA226?
运放输入端有输入失调电压,因此采用电阻越大,失调电压占的比重越小,误差越小,因此在采样电阻压降允许的条件下越大,误差越小;
另外,电源的纹波也会引起输出误差,应减小电源电压波动。
您指的空载 是不是类似采样电阻所在的信号链路断路的情况 如果是类似这样 是会才到比较大的值 此时寄存器的采集值接近全F 所以算得的电流值会很大 应该是开路导致采样电阻悬空导致嗯
高侧检测 是指您的应用场景吗 我不是太清楚这是什么电路
您可以在微控制器 C2000论坛检索这个题目的帖子
希望能帮上你
这是我的推算过程 请参考
最大检测电流15A
电流检测精度500uA
calibration寄存器的数值应该设定为十进制3413
我不清楚您是怎么设计的 您的0x06AB是calibration寄存器的数值吗
先说电流采集的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INA226的采集精度 你可以看下ti的这个设计TIDA-00313 里面有数据分析
我觉得电流采集误差大,应该和这个有关系
首先 shunt电阻的压降范围是约±80mV
芯片里面应该也是ADC采集shunt电阻压降计算的电流
既然这样,如果输入电流变化导致的采样电阻压降 能够满足±80mV的范围,那么 采集应该会得到比较好的精度
就好比一个16位的ADC,采集范围是0到5V,输入信号也是0到5V
再来看你的设计里 采样电阻是0.003欧姆,采集电流要到15A,那么最大的采样电阻压降也只有0.045V,输入信号的范围大概是允许范围的一半,从这一点看,我觉得可能就已经损失了一半的精度,你可以看一下官方的那个设计,里面的采样电阻是100mohm,采样电阻的压降是±80mV。
但是对于你的设计,电流很大,势必采样电阻不能太大,否则会超范围。
我不知道你的采样精度要做到多高,如果是20A,0.05%的精度,(实际测试2.5A,误差在5mA以内),这个能不能满足你的使用要求
如果要达到这样的采集精度,差动放大的采集方式应该不太容易实现,一般的工业级霍尔传感器或者磁通门传感器也很难达到
我测试的能达到我说的这个精度的传感器,是之前我发到这个贴里的那个C2000论坛里我分享的测试报告里使用的磁通门传感器
我使用要求是2.5A,误差小于5mA
当然这个只是就电流采集精度我介绍了我的解决方式,在你环境里不一定适用
我这里有调试的波形记录 你可以比对一下 我用的是C2000系列的片上外设I2C控制的
顺序写入的4个字节
1000 0000 --> 设备地址 写操作
0000 0000 --> 配置寄存器地址
0100 0101 --> 写入配置寄存器高字节 0x45
0010 0111 --> 写入配置寄存器低字节 0x27
配置寄存器默认值4127 设置成4527是转换16次求平均
还有一个问题 你的检测电流高达15A
这么大的电流走PCB板流过采样电阻吗 应该不太合适吧
这种大电流的检测应该用穿心式的电流传感器
1.从PCB设计角度出发 经验上讲 40mil约1mm耐受1A电流 如果15A PCB线宽需要15mm
2.电流15A 采样电阻0.003ohm 功耗是0.675W
常规贴片电阻最大封装2512 功耗1W 所以功率安全也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