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ADS1278, ADS131E08, TIDA-060017
你好:
因为问题描述较多,所以上传了相关问题描述.zip
系统概述:本设计应用于铁路沿线的三相电压电流的监测。需要采集的对象多,并且要求实时同步采集。需要MCU一个SPI口管理60个模拟量采集通道,1片ADS131E06提供6个通道,共需要10片。但是由于PCB空间限制,一张板卡上只能放下5片ADC,即30路ADC采样电路,另外30路需要放到不带MCU的板卡上。由于SPI单端信号跨板传输时,速率得不到保证,且传输不稳定、抗干扰性差,所以将板间的SPI单端信号转换成LVDS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原理设计参考了TI的https://www.ti.com/tool/TIDA-060017.转换芯片采用了TI的SN65MLVD040RGZT。
问题概述:在进行ADC数据读取时,板1五片ADC芯片没有异常。采用差分转换后的板2出现ADC采集不正常现象。
具体如下:
- ADC有输入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板2所有ADC均有概率出现异常值,与输入偏差一倍左右。
- ADC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每隔两秒板2第一片ADC所有通道出现异常值。长时间工作,板2其他ADC有概率出现异常值。
测试1: 使用板1上MCU的一个SPI通道直接连接板2,即板2的ADC不与板1的ADC 构成菊花链。SPI经过MLVDS芯片转换成差分信号后,与板2的SPI总线进行通信。
- 此环境下,MCU SPI读到的ADC 数据仍然会有出错。
- 此环境下,测试DAISY_IN_A信号相对于SPI5_SCK_A信号,认为其时延过长,所以将图5的DOUT1信号直接连接到SPI的MISO管脚减小两个信号间的时延,示波器打出SCK,MISO如图8。 MCU SPI读到的ADC 数据仍然会有出错。
- 此环境下,降低SPI速率由10M降到5M,MCU SPI读到的ADC 数据仍然会有出错。认为不是SPI通信裕度不够的原因。
疑问:为什么SPI信号单端采集正常,差分转换数据采集不正常。
测试3:板1与板2形成菊花链连接,其他信号按设计初。
- ADC的工作时钟CLK不经过单端转差分直接漆包线飞线连接板2。MCU SPI读到的ADC 测量数据正常。长期24小时测试但是有一定几率出现个别ADC通道数据采集异常。出现概率极低,但是会出现。
- 但是此单端信号如果经过背板飞线连接板2,每隔40分钟出现一次数据采集异常。异常几率远大于测试a。(注:总飞线长度不大于5M)
疑问:在保证CLK单端信号质量的前提下此方法能否解决问题。
测试4:该环境MCU一个SPI口带11片ADC芯片,其中板1带MCU上有2片ADC,板2不带MCU上有3片ADC芯片,板3不带MCU上有3片ADC芯片,板4不带MCU上有3片ADC芯片.该11片ADC工作在菊花链模式下,板与板之间的SPI信号经过单端差分转换连接,CLK信号是单端连接。
- 该环境下,板4的ADC有概率出现数据采集异常的情况
疑问:如何让这个系统工作稳定。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一些奇怪,甚至前后矛盾。希望尽快得到答复从而获得一些建议。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