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在寻找有关运算放大器稳定性和TINA TI建模的文档时,我找到了Tim Green的一篇很好的文章(他关于稳定性的系列的第2部分),但我想向我澄清一些要点。
在本文中,OPA364的简单TINA模型源自数据表。
第一种方法相当近似,将第一极fp0置于29Hz (其中相位为-45°),将第二极FP1置于25MHz (其中相位为-135°)。
第二种方法可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而是在200MHz (FP3)时添加三极。
我的疑虑是:
1)图2.17 中所示的-45°/减速斜率似乎太陡。 它们在十年内几乎达到60°(不是45°)。
2)在第二种方法中,尽管将三极FP3加为200MHz,但以前发现的FP1频率(25MHz)仍然有效。
但如果是这样,我应该有相位受到三极(从20MHz开始)的影响。 因此,-135°值(位于25MHz)应该已经受到FP3的影响,因为相位的下降速度比单个FP1更快。 换言之,-135°值不再仅与FP1极相关。
因此,为什么不在相位开始变化时确定FP1结果(尊重-90°值),并在十年后将FP1放置? 换言之,考虑到无症状相位图,我可以:
-绘制宽度为1十进制且倾斜度为-45°/决定的线段 (参见下图中的红色线段)
-将其置于与相位图相切的位置,一端位于-90°值处
-读取另一端FP1极的频率
在这种情况下,这将导致FP1在60MHz时出现。
这是否正确?
谢谢,顺祝商祺!
Massimo L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