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MS320F28.0049万M:什么是FSI?

Guru**** 232727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ISO7842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microcontrollers/c2000-microcontrollers-group/c2000/f/c2000-microcontrollers-forum/576160/tms320f280049m-what-is-fsi

部件号:TMS320F28.0049万M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部件:ISO7842

大家好,

我在F28.0049万MS的数据表中找到了FSI功能。

FSI连接到哪种产品?

哪个应用程序最 适合使用FSI?

此致,

Sasaki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Sasaki,我在这台设备的TRM中读到过关于这种外设的信息。 除了主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之外,我也想了解实际应用。 特别是除了MCU之外,哪些设备支持此外设?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Sasaki和Gautam:

    FSI或快速串行接口(此名称不会获得额外的创意营销积分)最初是一种解决方案,用于在高电压系统(例如工业驱动器和数字电源应用中使用的系统)中实现跨空气缺口或热侧到冷侧的更高带宽数字通信。  具体而言,这些目标还包括降低与跨越气隙相关的隔离(增强)的总成本,以及使硅成本影响也很小。  因此,我们需要串行并保持标准LVCMOS IO缓冲器(例如,不是更昂贵的LVDS缓冲器)。  请参阅下面的维恩图,比较FSI与其他一些选项。  

    FSI为LVCMOS IO实现50MHz的最高时钟速率,每个方向最多可使用两个针脚:CLK和数据。  FSI也是双数据速率。  它可在上升和下降时钟边缘上锁定数据,使原始传输带宽为100Mbps,原始接收带宽也为100Mbps。  

    另一个TI组件 ISO7842完美地解决了每个方向上2个信号的配置(也需要增强隔离)。  单个SOIC16封装的ISO7842是隔离高达8000 Vpk的100 Mbps FSI信号所需的全部,并根据 VDE,CSA,CQC和TUV提供增强的隔离认证。  在使用FSI时,这款单芯片可以替代多个隔离设备的成本,同时节省大量电路板空间,还可以减少与混合平面,高电压PCB设计相关的印刷电路板布线和电压平面定义挑战。

    我们相信F2.8004万x MCU系列将会在许多热端感应和控制应用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在这些应用中,它需要与冷端MCU或MPU通信(由于需要通信接口电路,以太网,CAN, 等与高压电源电子设备/电源隔离)。

    当两个器件都位于同一电压平面上时,FSI也可以很好地用于高速,低引脚数,芯片到芯片的直接通信。  您可以想象两个F2.8004万x设备并排使用FSI共享数据(以便比较?) 彼此之间的速度非常快。  

    至于能够“交谈”FSI的器件,现在仅限于C2000的F28.0045万和F28.0049万。  但是,您可以在未来的C2000器件上看到它,也可以从其他“冷侧”处理器获得可能的支持。  很抱歉,我不能在这里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请注意,FSI提供了几种不同的针mux选项,具体取决于封装类型(目前为64个QFP采样)。  有关FSI的详细信息,请参阅F2.8004万x数据表的第5.11 7节和技术参考手册的第26节。

    请告诉我您对如何在您的系统中应用这项新技术有何想法!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Brian-San,

    感谢您提供有用的信息。

    与工业巴士直接连接似乎很有趣。

    我期待 着未来的新信息。

    此致,

    Sasaki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对Brian的详细描述!

    Brian Fortman 说:
    请告诉我您对如何在您的系统中应用此新技术的想法![/QUOT]

    到目前为止,我使用eCAN进行C2000间通信-在2-3个C2000 MCU之间共享关键数据。 FSI的速度,引脚数低且无需额外硬件(ISO除外),都是有意义的。

    此致,

    Gau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