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MS320F280049C:2p2z 控制器参数的设计/系数计算、以及它们与连续时域传递函数的关系

Guru**** 247072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C2000WARE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microcontrollers/c2000-microcontrollers-group/c2000/f/c2000-microcontrollers-forum/1463281/tms320f280049c-design-coefficient-calculation-of-2p2z-controller-parameters-and-their-relationship-with-the-continuous-time-domain-transfer-function

器件型号:TMS320F280049C
Thread 中讨论的其他器件:TIDM-DC-DC-BUCKC2000WARE

工具与软件:

您好!

 2p2z 控制器的频域表示中存在歧义。 应用手册《使用 TMS320F2803x 进行带斜率补偿的数字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中提到的连续时域传递函数表示与 CCS 中补偿器设计 GUI 中看到的不同。

应用手册中的传递函数:

 

GUI 中显示的传递函数:

在 TIDM-DC-DC 降压转换器的代码块中、我已经看到在定义中使用了增益"K_DC"。 但是、当转换到离散时域时、我无法在这两种形式的连续时间传递函数之间建立共同关系、因为这两个函数都形成2p2z 控制器。 请澄清连续时域传递函数如何在离散时域中得到表示并 在代码块中使用。

谢谢、此致、

Anirudh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K Anirudh,

    请参阅以下 e2e 获取说明、并告知我该说明是否回答了问题: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631530/buck-converter-compensation-component-calculation-for-type-2-or-2-pole-2-zero

    此致、

    Sumit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Sumit、

    很抱歉、您的查询没有答案。

    我的问题基于 TIDM-DC-DC -降压代码。 我基本上有以下问题:

    a.在代码中如何使用 k_dc 值以及它如何影响性能。

    b. 图片共享中显示的两种控制器设计(在实际帖子中)有何差异。 我在应用手册中的传递函数中看到没有 k_dc 增益。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a. Kdc 是 DC 增益、是0Hz 频率的增益、如果您从用户指南中介绍的波特图(增益与频率)中查看。 它会影响环路的直流增益性能。 该增益的值越高、它就越好。 随着反馈中变化/干扰频率的增加、它开始滚降。

    b.应用手册显示了补偿器传递函数的拉普拉斯表示与 GUI 显示了补偿器传递函数的离散时间传递函数表示。  参考代码  TIDM-DC-DC 降压使用2极2零补偿器类型、可以使用以下使用两个极点和两个零点频率的公式计算其补偿系数。

    您可以参阅位于 C2000Ware 中以下位置的数字控制库参考指南:...:\ti\c2000\C2000Ware_5_02_00_00\libraries\control\DCL

    该位置还包含 MATLAB 模型、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这些补偿器、从而探索这些补偿。

    此致、

    Sumit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Sumit、

    感谢您的参与。 我现在得到 k_dc 因子是系数 b0、b1和 b2的一部分。

    我尝试了查看 C2000Ware_5_02_00_00中提到的文档、但 找不到您在"DCL 用户指南"中添加的表。 请告诉我它是否是任何文档的一部分、或者您是否已派生并放置在此处。

    谢谢、此致、

    Anirudh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Anirudh,

    所用指南位于 docs 子文件夹中、如下所示:

    如下图所示、2p2z 描述位于第73页、并在下面所示的 include 子文件夹的 DCL.h 中定义。

    如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们。

    此致、

    Su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