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MLVD20XEVM
大家好、 我看到一对使用 SN65MLVD203发送器和接收器从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或从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会出现一个小的(~10-20ns)额外输出脉冲。 设置为一 个 SN65MLVD203 、该器 件通过~6英尺的 HDMI 电缆配置为发送器、并将另一个 SN65MLVD203配置为接收器。 发送器和接收器都具有100欧姆的差分端接电阻(总共50欧姆)。 该发送器由 一个函数发生器提供0至3.3V 逻辑输入、该发生器的源端接50欧姆、带有 SMA 电缆。 接收器输出使用 SMA 电缆驱动示波器、并以大约50欧姆的电阻端接。 两个组件均由3.3V 电源供电、并通过0.1uF 和10uF 电容进行旁路。 将0.1uF 电容器调整为0.001uF 和0.01uF、行为不变。
仅当转换频率低于~25kHz 时才会出现此问题。 在较高的频率(高达100MHz)下、未出现额外的脉冲。 我已经在 LVDS 发送器的输出端确定了在100欧姆电阻器上产生的~250mV、25MHz 共模振荡。 它就像一个位于数字逻辑电压上的小交流波形、LVDS 接收器将检测转换。 无论是否将 HDMI 电缆 连接到发送器、都会出现该振荡。 在发送器转换逻辑状态后,振荡不会立即出现,而是在大约4us 的时间段内累积。 如果在 LVDS 共模电压振荡的累积之前切换该器件、则不会检测到毛刺脉冲、因为发送器振荡尚未累积、并导致接收器检测到快速、额外的转换。 如果部件在4us 发生后切换、则振荡会调整接收器输入端的转换电压、并可能在接收器输出端触发额外的10ns 脉冲。 它是间歇性的、在发送器转换 状态后短暂消失、并且取决于函数发生器转换和振荡波形相位之间的确切相位关系。
我已经将定制板的布局与 TI 参考设计的布局进行了比较。 两个电路板具有相似的堆叠和差分布线。 一个可能的差异是旁路电容器的位置。 此参考设计在芯片背面有旁路电容器、并通过通孔连接到 GND 和 VCC。 我的电路板在芯片的侧面放置了电容器。
我们非常感谢您的任何帮助。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