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DP83848I:在 RMII 模式下具有 STM32F207的 DP83848I

Guru**** 20367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DP83848I, DP83822I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interface-group/interface/f/interface-forum/694170/dp83848i-dp83848i-with-stm32f207-in-rmii-mode

器件型号:DP83848I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DP83822I

尊敬的 Sirs:

我将在 RMII 模式下使用具有 STM32F207的 DP83848I。

它看起来运行良好、但通过检查 PHY 的 RXD[0:1]时序、我发现从 X1上升到数据转换的最小延迟为2ns (数据表中的 T2.25.2)、而 STM32F207要求这些信号的保持时间 tih (RXD)至少为1.5ns。 这意味着 uC 端口的时钟和 RX 数据之间的最大偏差仅为500ps。 此外、由于温度、老化、时钟斜度等原因... 这个时间似乎非常关键。 我的问题是:

您对此有何看法?

-您是否知道在 RMII 模式下使用 DP83848I 和 STM32F207的任何设计

由于 T2.25.2的声明值非常分散(2ns 至14ns!!!) 您是否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其最小时间大于3ns 而不是2ns (例如、在最低温度为-25°C 而不是-40°C 的情况下)

我期待你的答复。

此致、

Albert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Alberto、

    DP83848在建议的运行条件范围内满足 RMII 规格。 具有符合 RMII 标准的 MAC 的 RMII 应用不应成为问题。 时钟周期持续时间为20ns、设置时间为2ns、保持时间为1.5ns。 我不确定你对这里的时间安排有什么顾虑。 您能详细说明一下您预计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此致、
    Aniruddha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Aniruddha:

    我的问题是、在 DP83848发送 RXD 数据并应用其最小输出延迟时间(T2.27.2 = 2ns)的情况下、RMII MAC 仅具有500ps 的裕度、以授予最小保持时间(1.5ns)。 考虑到时钟上升时间可能高达6ns、具体取决于所选的振荡器、如果500ps 足以在时序接近 i 范围限制时执行运算、我会漂移。

     

    我期待你的评论。

    此致、

    Albert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Alberto、

    感谢您提供更多信息。 我现在理解您的担忧。 RX 输出转换时间在数据表中的规格为2-14ns 之间。 只要 PHY 在数据表工作条件下运行、延迟就不应低于2ns。 DP83848I 已经发布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在各种 RMII 应用中得到了无任何问题的实施。
    如果这是一种新设计、并且您想要查看延迟裕度较高的 PHY、则可以查看 DP83822I。 它是我们用于工业应用的全新10/100M 以太网 PHY。 在 RMII 模式中、接收延迟介于4-14ns 之间。

    此致、
    Anir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