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ISO1540:Iso1540

Guru**** 245457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ISO1540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isolation-group/isolation/f/isolation-forum/834690/iso1540-iso1540

器件型号:ISO1540

设计:Side2 CPU 侧、3.3V、侧面1隔离式 PSU 控制 IC i2c 接口、3.3V-2

问题:2侧从器件无应答、波形看起来良好。

如果在侧面2的数据输入处添加一个100pf 到 GND、则接口工作正常。

或者、如果在 第2面的数据输入处添加1nf 至3.3v、则接口工作正常。

但我不能接受根本原因的影响,你能不能提供帮助。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们)好。

    您能否提供系统原理图? 除了您添加的1nF 之外、Vcc 1侧或2侧是否还有其他去耦电容器?

    尊敬的、

    Lucas Schulte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1.如果替换为另一个 ISO1540,i2c 工作正常;

    2.按如下方式返工:

    R90008、R90009安装了1.5K
    R90005已安装4.7K

    1) 1)如果 R90006为 SDA2安装1nF 电容器、i2c 正常工作;
    2)或如果为 SDA2添加100pF 到 GND、i2c 正常工作;

    e2e.ti.com/.../ISO1540.pdf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提供原理图。 10k 上拉电阻器的值似乎太高、不适合您的应用。 将此值降低到1.5k 似乎对您有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不可以、10k 至1.5k 的 chang 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仍然需要在 VCC 上添加1nF 电容或在2侧的 GND 上添加100pf 电容以使接口正常工作? 这会导致数据缓慢上升。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对我们的答复拖延表示歉意。

    感谢您分享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信息、很遗憾听到有关此问题的信息。 我不确定当向 VDD2添加1nF 电容器或向 GND2添加100pF 电容器时、为什么会解决该问题。 我可能需要更多信息来更好地了解您的应用情况。

    您能否确认始终存在 R90005和 R90006上拉电阻器? 我在原理图中将它们标记为 DNI、因此问题也就这样了。 如果没有这些上拉电阻器、通信就不会可靠地工作。

    每当我们从其他客户那里听到有关 ISO1540的任何通信故障问题时、通常是由于 ISO1540 SIDE1 I/O 与连接的从 PSU 监控器 IC 之间的逻辑电平不匹配。 请与我们分享连接到 ISO1540 SIDE1的从 PSU 监控器 IC 上 I2C 引脚的 VIL、VIH 和 VOL 阈值。 我想确保这些逻辑电平是否与 ISO1540 SIDE1规格兼容。 谢谢。

    此致、
    Koteshwar Ra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能否确认始终存在 R90005和 R90006上拉电阻器? 我在原理图中将它们标记为 DNI、因此问题也就这样了。 如果没有这些上拉电阻器、通信就不会可靠地工作。
    =》原始设计 R203051和 R203054始终适用于 上拉电阻 器、该电阻器与 R90005和 R90006具有相同的功能。
    最后的返工解决方案将解决此问题、如下所示。 R90006上存在的1nF 电容器对于成功工作至关重要。 但我仍然无法理解原因。
    R90005为 SCL 安装4.7K、R90006为 SDA2安装1nF 电容器;R90008、R90009安装1.5K。

    PSU 监控器 IC ADM1075 I2C 逻辑电平、如图所示。 我仔细检查了接口逻辑电平。 将输出电压从大约750mV 降低到700mV 或650mV 似乎没有任何改善。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要进行确认、使用另一个 ISO1540替代 ISO1540是否有效?  

    I2C 不工作时、我们能否看到 I2C 波形? 我需要来自两侧 SDA 和 SCL 的波形。  

    尊敬的、

    卢卡斯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感谢您的参与。

    我看到 ADM1075 I2C 逻辑输入和输出阈值与 ISO1540 SIDE1逻辑阈值兼容、不同之处在于 ADM1075的 VIL (最大值)为0.8V、而 ISO1540 VOL1 (最大值)为0.8V、因此没有裕度。 我不确定这是否会导致任何问题。

    关于 R90006、当您使用1nF 电容器时、您是否将4.7kΩ Ω 电阻器替换为1nF 电容器、或者您是否同时保留电阻器和电容器?
    在我看来、PCB 上似乎还有其他问题、请您与我们分享 PCB 布局以供审核吗? ISO1540已投入生产多年、我们从未听说过任何客户报告过使用上拉电阻器且器件连接到兼容器件时的功能问题。

    此致、
    Koteshwar Ra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要进行确认、 使用另一 个 ISO1540替代 ISO1540 是否有效?  

    =>是的。

    不能作为附件工作时的波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关于 R90006、当您使用1nF 电容器时、您是否将4.7kΩ Ω 电阻器替换为1nF 电容器、或者您是否同时保留电阻器和电容器?

    =>关于 R90006,只在 R90006位置焊接一个1nF 电容器。

    在我看来、PCB 上还有一些其他问题、请您分享 PCB 布局以供我们审阅。

    =>将 PCB 作为 附件进行连接。 从测试的信号中、信号中没有更差的噪声。 e2e.ti.com/.../pwb.pdf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感谢您分享波形和 PCB 布局、这很有帮助。

    关于波形、您能否提及在原理图中的哪个点对每个波形中的哪些通道进行监控? 还请提及在哪些测试条件下捕获这些波形。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解释波形。

    我已经查看了 PCB 布局、我认为我能够了解元件的放置和布线。 PCB 布局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去耦电容器 C90003和 C90004的放置位置远离器件 VCC/GND 引脚。 这些引脚应尽可能靠近 VCC/GND 引脚放置、如数据表中所述。

    我知道 VCC 和 GND 引脚不是器件上的相邻引脚、因此很难使去耦电容器靠近两个引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在 VCC 引脚上放置衰减、并通过过孔将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到 GND 平面。 我还看到、I/O 引脚的上拉电阻器在十进位连接到 VCC 之前连接到器件 VCC 引脚。 这对器件运行不是很好。 这些抽头为器件提供必要的瞬态电流、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如果将电容器放置得更远、则器件会感到窒息、并可能会暂时停止工作。 这将导致器件运行不稳定。 对于大多数隔离器而言、十进制放置规则是正确的、不仅限于 ISO1540。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 I/O 引脚上添加电容器会使器件正常工作。 该器件通过这些 I/O 电容器间接获取瞬态电流。 这种操作不是始终得到保证、因此最好修改 PCB 布局以适应靠近器件 VCC 引脚的衰减。 在这一变化之后、我们希望一切都能正常工作。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谢谢。

    此致、
    Koteshwar Rao